【回眸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七个“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芷江融媒 • 时政
2021-08-04 15:20:01

励志中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三牛”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加满油,鼓足劲,把稳舵,以新的姿态、新的干劲、新的作风、新的成效,奋力建设“三城一中心”,为新时代芷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报告指出:县第七次党代会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实现了县第七次党代会及“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14倍、1.32倍、1.1倍。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11%。三次产业比由23.5∶42.9∶33.7调整为19∶30∶51。电子信息、文化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健康、商贸物流五大特色优势产业链初具雏形,累计引进项目147个,引进资金237亿元,年均增长50 %,华晨电子、康瑞涂料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创建“好粮油”行动计划国家级示范县,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唯楚酒业、春知蓝笋业等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壮大,“芷江鸭”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芷江白蜡”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列入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长征片区县,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入选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获准成为全球第307座、中国继南京之后第二座国际和平城市。以芷江命名的扫雷舰“芷江舰”正式入列海军。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工程,全面小康谱写新篇章。克服一切困难,汇聚一切力量,采取一切办法,全县5.0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8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整体高质量脱贫摘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以“整村推进”为抓手,大力实施“两基”建设,2014年来共投入资金46.83亿元,落实了全县11类99项精准扶贫和惠农补贴政策,实施农村公路建设2188.7公里,相当于前30年建设里程的总和,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解决12467户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解决和改善了19.6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县水利局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206个村全覆盖实施农网改造;实现4G信号和光纤网络100%覆盖,农村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获评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公坪镇、洞下场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五郎溪、新庄等12个村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拾担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水路田等3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在2017年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检查中获得高度肯定;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国家发改委专项稽察中获得高度评价;2019年脱贫攻坚国家普查在芷江试点圆满成功;2020年高质量通过脱贫攻坚国家普查。“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从芷江试点走向全省,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意见》,被列入全省14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之一。三道坑镇五郎溪村党总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县扶贫办等6个单位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9名同志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增添新活力。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实施重点改革事项200余项。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新政务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有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武陵山片区公安协作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县红十字会改革和完善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在全省率先试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耕地抛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有序推进殡葬改革,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扫成为社会自觉行为。成功举办湖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和70周年纪念大会、30周年县庆、海峡两岸(芷江)和平文化之旅等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对台工作在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评估验收中,排名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额实现重大突破,出口创汇增长56倍。与法国格朗康迈西市、美国松鹤市、俄罗斯基洛夫斯克市3个国际友好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和平文化成为芷江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理念,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有力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实现了除1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外,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年均75%以上。成功纳入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累计新增就业13.5万人。投入教育经费29.2亿元,新三中、芷师中学、芙蓉学校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学位6512个,有效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获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教育工作两次获省人民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奖励。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县职业中专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建设和提质升级有序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完成搬迁。农村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4所乡镇卫生院获评全国群众满意单位。县自来水二厂、污水处理二厂、殡仪馆及公墓等重大民生项目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城市老旧小区、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投入移民资金2亿元,实现移民产业全覆盖。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了52%、112%,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了55%、106%,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了30%。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原生态侗歌赴台参加艺术展演,芷江文庙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雪精灵》等一批文艺精品荣获国家级奖励,竞技体育奖牌在全国大赛实现零的突破。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城镇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城市面貌焕发新生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芷江机场通达全国15个大中城市,怀芷高速建成通车,芷铜高速开工建设,高铁、高速、机场“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不断优化。芷江三桥改造全面完成,迎宾路、㵲水路等18条城市道路全面贯通,“五纵四横”城市路网格局基本成形,县城建成区面积从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飞虎体育中心、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高铁广场、英雄广场等一批市民休闲场所建成,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实施县城侗族风貌改造、夜景亮化和绿化提质,和平湖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光影芷江深入人心。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开展房地产遗留问题办证、安置房建设、违章建筑“三项清零”攻坚行动,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创新开展“7S行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县农业农村局获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大力推行“林长制”,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28%,扎实开展县城人居环境“五清五无”专项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平安创建作为第一保障,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县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持续加强。圆满完成全国“七五”普法终期验收,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古冲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鼓楼社区、富家团村、小溪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深入推进“平安芷江”建设,在全省创新开展铁路与地方派出所联合整治,连续5年荣获省级平安县。扫黑除恶取得重大战果,涉黑涉恶目标逃犯全部抓捕归案,涉黑涉恶案件全部办结。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做好消防、森林防灭火工作,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获评全省综治、安全生产先进县。着力解决信访积案,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坚持党校姓党与质量立校、从严治校有机融合,县委党校获评湖南省科研咨询示范性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不断加强统战工作,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扎实推进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党管武装,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持续做好退役军人和拥军优属工作。顺利完成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换届工作,县总工会获评湖南省先进县级工会,县妇联获评全省妇联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共青团、工商联、社科联、残联、文联、科协、计生协、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外事、侨务、史志档案、老龄老干、关工委、气象、水文、烟草、石油、邮政、保险等各项工作实现新进步。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责任,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理论武装。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和市委“九条措施”,全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基层“一门式”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号召党员领导干部“六争六做”助力疫情防控,将党组织战斗堡垒筑在“最前沿”,相关做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推介。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强化,县融媒体中心顺利搬迁,积极对外宣传报道,在中央、省级媒体取得重大宣传突破,荣获全省红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制定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的十条措施,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干部366人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创新运用“四改工作法”,实现派驻监督、届内巡察全覆盖。积极配合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芷江,高质量整改巡视反馈的12个大类37个问题。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五年来,共立案76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5人,挽回经济损失4200多万元。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五年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7人。


作者:芷江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专题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芷江侗族自治县第八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