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红色故事① :朱德送被暖民心
新永兴 • 要闻
2021-07-21 16:48:43
永兴红色故事①
朱德送被暖民心

1928年2月底,朱德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部队来到永兴县安福司。安福司一带的农民奔走相告,互传喜讯,成群结队地欢迎朱德的部队。

朱德路过离安福司不远的耒阳上架桥时,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坐在路边哭泣,便走上前关切地问道:“大嫂,你为什么坐在这里哭呀?”

妇女抬头一看,是一位军人,满脸笑容,说话和气,态度诚恳,于是,恭敬地对朱德说:“长官……”

朱德没等她说完,亲切地对妇女说:“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不兴叫长官,就叫同志吧!”

妇女听朱德这么一说,紧张的心情立刻变得轻松了,连忙改口说:“同志,有一个弟兄把我的东西拿走了,说我是逃跑,替土豪疏散财产……”

原来,这个妇女名叫曹辛集,从安福司曹家嫁到耒阳县上架桥介头曾家。因为家里很穷,无法维持生活,后来搬到永兴县安福司牛头下,靠租种地主家的田过日子,住在牛头下正垅里一个地主家的杂屋里。工农革命军到来之前,起义农民一把火将这个地主的住房和杂房一起烧掉了,她只好挑着行李家什,回耒阳老家去住。不料在路上碰着工农革命军中一些外地人,以为她是替地主豪绅疏散财产,就将她的被子没收了。

朱德听了心里感到十分沉重。心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件事,朱德又问道:“大嫂,拿你家被子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拿什么样的武器?”

曹辛集说:“他们穿老百姓一样的衣服,背后斜挂着大刀。”

朱德听了之后,猜想这可能是工农革命军干的。他安慰了曹辛集一番,并答应替她追查。朱德想打听安福司离这还有多远,便问曹辛集:“这是什么地方?到安福司的路程还有多远?”

曹辛集告诉朱德:“这里是介头曾家,到安福司不远了,只有几里路了。”

朱德一听“介头曾家”,立刻想起耒阳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向他介绍过,说这里有个叫曾云文(曾木斋)的农民,在大革命时期表现很积极,这一带的土豪劣绅,一提起曾云文,就谈虎色变,闻风丧胆。贫苦农民则个个拥护他。于是,朱德问道:“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曾云文的人?”

曹辛集感到很纳闷,这位同志怎么会知道曾云文?她一脸惊讶的望着朱德,回答道:“有呀,他是我家老四,是我丈夫的三弟。”

朱德说:“你要他今天下午到安福司来找我。”

曹辛集高兴地问:“同志,你贵姓?”

旁边一个背盒子枪的小战士,笑着介绍说:“他呀,就是我们的朱德师长!”

“啊,朱师长!”曹辛集万万没有料到,竟然能在这里见到威名远扬的朱师长,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急忙赶回家,找到曾云文,向他说起见到朱德师长的情景,然后说:“老四,朱师长要你今天下午到安福司去找他。”

当天下午,曾云文邀了曾启云、曾善木、曾善云、欧必朋等五位农友,一同来到安福司。朱德住在关圣祠,听说曾云文来了,赶快走出门来,把他们迎进屋里,倒茶招待。朱德跟曾云文坐在一条板凳上,给他们宣传革命道理,讲革命纪律,鼓励他们团结群众,共同对付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困难面前不要屈服,要大力开展武装斗争。

临走时,朱德叫人搬出没收土豪的八床被子,恳切地说:“曾云文同志,你嫂子丢了些东西,给她造成了困难,这八床被子,拿两床送给她,其余六床送给你们。”

曾云文和几位农友辞别了朱德师长,背着被子走出来,大家议论着:“朱师长多么关心贫苦农民啊!我们一定听他的话,和敌人斗争到底!”

曹辛集接到朱德师长送来的被子,热泪盈眶,逢人便说:“我们的朱师长,真是处处为穷苦人民着想呀!”

后来,朱德带领主力部队上了井冈山。但他对穷苦人民的关心却一直温暖着当地的老百姓;他那无畏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当地的农民起义军。曾云文牢记朱师长的指示,带领一支农民赤卫队,在耒永边境,坚持开展武装斗争,严守革命纪律,深得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朱德

责编:何文静 王楚熠(实习)

来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