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夺目的南岭明珠——桂阳黄沙坪矿
■ 王桂松 优秀奖
一部黄沙坪矿繁荣发展的创业史,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国一盘棋”的英明指挥决策,凝聚着坪矿人艰苦卓绝的拼搏精神。回顾奋斗矿史,追本溯源,永葆初心本色。
——谨以小文献给庆祝建党100周年
五岭山脉北麓,南岭群山中那颗璀璨的明珠——富饶的的黄沙坪矿,她那繁荣兴盛的美好印记,早已刻在我的心灵深处。黄沙坪矿于1958年建矿,1967年1月正式投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了骄人成就。截止2018年,累计实现利润11.65亿元,上缴税费16.28亿元,相当于国家原始投资的65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峥嵘岁月,历久弥新。当年祖国一声令下,天南海北的老干、技术员、教师、工人,或成批组团,或拖家带口,或单身一人,义不容辞地奔向一个古时叫做长富坪的荒山野岭!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新型的大二型企业,凝结着几代人智慧和汗水的铅锌矿源源不断地支援着祖国经济建设。我用心领略我们党的磅礴力量,体会黄沙坪矿的浑厚、博大和辉煌,细细回溯坪矿曾经的动人故事,心中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温暖……
开采历史久,兴旺数十年
巍峨宝岭见证了黄沙坪矿的沧桑往事,历史记载了因地下藏宝而熠熠生辉的荣光。《桂阳直隶州志·货殖传第十》曾记载:“康熙五十二年朝议:许贫民取矿自给,征税什二。于是大凑山、黄沙坪二矿兴焉。”“定于乾隆八年题准:桂阳州马家岭(长富坪)、雷坡石及石壁等处,出产铜、铅等矿,先抽二八沙税,炼出铜、铅,照例二八抽收。”有史可鉴,黄沙坪的矿藏是富足的,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黄沙坪地势平坦、开阔,属丘陵地带。山峰高度大都在海拔300米左右,最高峰宝岭海拔标高564.55米,次高峰观音打坐海拔标高505.83米。山坡一般平缓,地势南高北低。
26年前编撰的《湖南省桂阳县城乡建设志》,清晰地阐述了坪矿建矿的意义:“黄沙坪为一古老矿区,兴于清康熙52年(1713),乾隆中最兴,曾设监厂委员(最高监察机关)于此。1954年4月,‘408地质勘探队’进驻黄沙坪,在宝岭、观音打坐一带进行地质勘探,找到规模大、品位高稳复铅锌矿床。”
峻秀的宝岭峰下,依然可寻历史的遗迹。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达两百余万吨,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吨左右。
岁月悠悠,斗换星移。小铁轨矿车不知疲倦的往返响声,深情叙说着老矿山曾经的辉煌。坪矿建矿以来的50多年,是坪矿极为火红的年代。至2008年坪矿建矿50周年时,就有在职职工3100多人。坪矿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一直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黄沙坪矿素有“中国有色常青树”之美称,有“南岭明珠”之美誉。坪矿陈列室,锦旗琳琅满目。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70余项。她不仅是全省矿山同行的佼佼者,也是桂阳企业的娇儿,一直备受呵护重视。《湖南省桂阳县城乡建设志》、《桂阳县志》等方志都曾大篇幅地高调介绍。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虽是省管企业,坪矿与所在的桂阳地方政府一直关系密切、友好来往。凡是县委县政府出面,或是有关乡镇求援,亦或乡邻好友求助,矿部、基层、亲友大多是解囊相助。除各种名目的捐款和资金赞助外,还有钢筋、水泥、河沙、五金、水泵、家用北京炉、烟囱钢管等实物。坪矿家大业大,出手大方,一般都是爽快解决。例如2008年汶川“5·12”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坪矿党员干部职工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共募得善款30余万元,接着又开展党员缴纳“特殊党费”活动共计募资11.9219万元。历史不会忘记,坪矿一次次用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老矿山的风采。
汇聚八方才,同心铸伟业
“黄沙飞舞,小道泥泞”,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和一天砌一栋的土砖房——这是建矿初期尘封的记忆。时光荏苒,矿山蝶变。几十年后的如今,坪矿井下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调度、提升运输、选矿流程、计量检测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各类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指标在同类企业中位居前列;矿区生活、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是湖南省首家对外开放的旅游矿山。
饮水思源,感恩奋进。翻开泛黄的《黄沙坪铅锌矿志》一书,令人心潮澎湃!厚厚的矿志里,客观记录了大大小小的生产生活事实。每一段文字都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印记,都会触动坪矿人的情感深处,从而感叹过去那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全省会战,呼之即来的建设团队来了。从湘东钨矿、东波有色金属矿、桃林铅锌矿、湘西钨矿等地调来职工,还有在桂阳县各公社招收工人,分别成立采掘第一、二、三、四队——黄沙坪矿职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至1985年底止,全矿职工按籍贯分,湖南省籍共3229人,来自全省79个市县,基本上覆盖全省范围;外省302人,分别来自20多个省份。
——远近闻名,许多重要会议、视察活动选择黄沙坪矿。冶金部召开“选矿业务建设专题省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2个单位46名代表;省冶金局召开国内外选矿技术水平动态报告会,全国出席代表150多人;湖南省铅锌选矿座谈会,参会共八个单位23人都在坪矿召开。
——对外开放,国外考察团队络绎不绝。越南在郴州的女实习生、阿尔巴尼亚地质考察团、法国冶金考察团、意大利三明公司地质代表团、美国地质技术交流团、南斯拉夫地质考察团、澳大利亚地球资源研究所考察团等多家单位多批次前来进行地质考察。
——传统国企,英模先进层出不穷。井下工人邹家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风钻工杨天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采矿场风钻班长胡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德新被10部委联合授予“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王世洪被评为全国有色总公司劳动模范、周承干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技校校长黎国寿被评为“全国有色系统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并授予“湖南省优秀教师”称号;选厂浮选女工张银华被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2020年井下安全工刘东,在人民大会堂光荣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一代又一代,劳模精神继续传承。
翻阅几本厚厚的《矿志》,我心绪难平,萌生深深的敬意和痛惜。坪矿井下机械化程度较高,生产相对安全,事故率和伤亡率较低。但天有不测风云,总有难以抗拒的偶发事故。每一桩事故、每一个伤亡者,都被《矿志》清楚如实地记载着,让坪矿人永远不要忘记——为黄沙坪矿的繁荣昌盛而受伤、而牺牲的功臣人物!
黄沙坪矿所取得的不凡成就,是通过几代坪矿人努力奋斗得来的。我们还不能忘记另一个群体——建设矿山的精英们。他们是曾经叱咤坪矿风云的领导者,他们是坪矿一批批高学历的专业知识分子。打开坪矿人的记忆闸门,精英群像历历在目。
——开创矿山、吃苦耐劳的老一辈创业先锋:如李占英(第一任矿长)、范裕华、王伦元、马志宏、葛惠明、史述、杨太光、张义德、王叶华、李月秋、韩利成等等。这些老前辈听从党的指挥,服从分配,从优越的单位来到偏僻坪矿毫无怨言,扎扎实实履行职责,带领职工战天斗地、艰苦创业。
——科班出身的技术骨干和知识型领导干部:他们坚持科学兴矿、抢抓机遇、谋求发展、踏实肯干,引领黄沙坪矿走向令人瞩目的辉煌!
特别值得夸赞的是坪矿抗灾精神,在13年前抗击冰灾的战斗中,谱写了一曲“上下同心、齐抗冰雪”的集体赞歌。当时电网惨遭摧残,整个矿区停水停电。雪上加霜的是水电厂柴油发电机不堪重负,出现故障,井下排水出现危机,矿井危在旦夕,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极有可能淹井。总经理朱崇洲不顾天寒地冻,刚在省城开完会连夜赶回坪矿,日夜坐镇现场;党委书记何亚文白天与职工一道铲雪除冰,晚上又到现场督导指挥;常务副总李海洪刚动完手术,冒雪指挥大家敲冰抢修线路;工会主席成夏华带领踏雪上门慰问,给孤寡老人、有困难职工送水;公司其他领导全部各就各位,各尽其责,日日夜夜奔忙在抗雪灾一线。
公司副总徐勇担任井下围堰总指挥,组织干部职工到井下各中段围堰堵水,展开了一场冒着生命危险扛沙袋堵水的艰险搏斗。筑围堰、巡查抢险、堵下水孔、爬斜井、铲沙装袋、背包堵堰……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井下围堰人员共筑坝52道,蓄水1.9万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井下险情,保住了坪矿家园,使公司成为湘南地区唯一没有被淹井的矿山,打了一场感天动地的抗击冰雪的漂亮之战!
半个世纪以来,数不胜数的老坪矿人都是赤胆忠心地服务矿山,在黄沙坪这一块热土上产生了许许多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令人由衷敬佩,感慨万千!
地美人富足,精神品质优
今年谷雨时节,我爬上花果山郁郁葱葱的山顶。纵目远望,一幅坪矿全景图尽收眼底:矿区树木葱茏,景色宜人,有几棵古樟直冲云天。近在眼前的翠微公园树影婆娑、蘑菇亭闪闪发亮;远处的休闲文化广场雕塑高耸,仿古亭、石桥、小溪交相辉映。此情此景,早已不是建矿初期的模样。恍惚间,在这里挥洒智慧与汗水的激情岁月仿佛又回到我的眼前。
记忆中的坪矿生活是幸福而优渥的。坪矿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级绿色矿山。几十年来,坪矿遵照执行企业宗旨,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矿区做到了绿化、美化、亮化,道路宽平,环境舒适。民心所望,政之所向。职工更为满意的是,坪矿前后数任领导关心民生大事,排除困难在郴州建起了长盛小区、岭秀福城等三批上千套集资房,又在矿内建设集资房、廉租房、大学生公寓以及土砖危房改造工程,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说起坪矿的福利待遇,我想用一根甜蜜难忘的感情线,把几个亲历的小故事连缀起来,重新细细咀嚼,回味那萦绕心间的惬意岁月。
——家家户户飘溢酒香,那是矿里派专车从著名湘西酒厂运来“湘泉酒”,每个职工每年发一箱。其实那些年发给职工的物品不仅仅是酒:东北长粒米、名牌食用油、香菇木耳、苹果梨子、香皂肥皂、脸帕澡巾、套被床单、劳保衣裤皮鞋、长筒套鞋都是分发的福利品。
——大学老师喜欢坪矿风衣。有几年坪矿发的春秋风衣,风靡一时。布料上乘,样式新潮,尤其男士穿上风度翩翩。有一年我送给郴州师专某副教授一件,次年他夫人带队来坪矿学校实习,当着我的面调侃道:他穿上你送的风衣就脱不下来了。
——能干的金牌采购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任职福利科工会主席时,先后两次与谢采购员开车外出采购,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说苹果要选最好的,纸盒要选中上等质量的,我们的苹果要上火车运送,几次装卸容易损坏纸盒;在目不暇接的瓷器展览厅,谢采购员解说了釉上彩瓷碗的缺点,使用釉下彩瓷器才不会影响身体。
——职工食堂的热闹景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坪矿共有六个食堂:大食堂(机关)、三食堂(井下)、新井(保健)食堂(井下送饭)、机选食堂、招待所食堂、基建食堂,每天就餐人数共达到1592人,食堂常年自养生猪50多头。那时食堂的菜品面食花样,至今难以忘怀。记得青椒瘦肉、粉蒸肉每份两角,油豆腐每份一角,凡小菜每份五分,肉馅包子五分一个,大馒头二分一个。
坪矿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坪矿的文化娱乐场所、各种知识技能竞赛、大型文艺晚会、篮球乒乓球队、文工团等等文化阵地,舍得投资建设、举办,各类职工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坪矿早期文艺人才很多,曾先后演出歌剧全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夺印》《箭杆河边》《沙家浜》等等十余种。
当年走在前沿的影剧院和图书阅览室,更是极大满足了职工们的文化娱乐需求,为矿山生产和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据《桂阳县文化志》记载:坪矿俱乐部于1958年成立电影放映队,利用有1000多座位的俱乐部内场和一个能容3000多观众的露天场,每一年能放映电影200至300场;黄沙坪矿图书室,由1959年建办时拥有图书4000多册至文化大楼建成时的藏书2.2万余册;每年订购报刊杂志250种。
子校多才俊,回首忆精英
徜徉在清静简朴的坪校校园,每一处都是可人的风景。那里有我20多个春秋的回忆,有我带不走的昼夜相守在那挥洒的珍爱时光,有无数师生曾经挑灯备课、夜读的难忘生活片段……时过境迁,许多师生的印象已经模糊。慢慢回想,竟也逐渐清晰起来。
坪矿子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有的从名校大学毕业生直接来到矿山,他们都教导有方,诲人不倦。许多年轻的骨干教师考研或者调走,现在都是大学教授、政府部门领导。在此特别说一说其中的两位老师。
一个是将跨进百岁老人行列的谭华贞老师,说起他的大名,或许许多人不知道,但若说“英格里希”这个外号,全矿都晓得是他。他是一位南下干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某年毕业季,党组织把一批清华学生送往东北革命根据地,补充进步学校教员队伍的革命力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南下分配来到坪矿。谭老师不修边幅,个性鲜明。不用看书瞬间就能在黑板上写满英文单词和造句,也是子校唯一一个常常用衣袖擦黑板的老师。谭老师早些年是烟鬼,烟灰缸用的是掉了漆的大搪瓷杯。说起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东北学校的往事,他便滔滔不绝……
一个是湖南省特级教师、郴州市骨干教师欧昌辉。他在坪校任教、担任教务主任多年,曾被评为“黄沙坪矿劳动模范”“桂阳县优秀教师”;后去了市里一所学校,先后培养了郴州市理科状元和区状元多人,被称为“状元班主任”。共培养多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北体等全国名牌大学,共培养6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省“奥赛”一、二、三等奖。
严师出高徒,加之坪矿家庭重视教育,几十年来坪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子弟,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出众人才。例如1979届刘劲波考入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加拿大韦仕敦大学;1981届胡彬彬考入北京师大天文系,后获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1987届姜文清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系,在本校读完硕士、博士;1990届卢鹏云考入清华大学,1996年任三峡工程某重点项目负责人;1990届李山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届范建平(小学至高二就读坪校)考入清华大学,荣获当年郴州市文科状元。等等。
人生万事,情感万千,有些学生难舍高中母校之情。2004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坪校教学楼当时我的办公室进来一个文雅的年轻人。他温和地自我介绍:我是你教的学生的弟弟,当年也是这里高中毕业,特地来学校看一看。他说,从你的教学风格和与学生相处的亲密关系,给当时的学校吹进一股新风……学生对我的如此评价,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后来我才知道,他那年时任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我感叹这样有母校情怀、平易近人的年轻领导人出自坪校,感到十分欣慰。
扬帆新时代,奋斗正当时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黄沙坪矿63年的历史,在党的光辉旗帜引领下,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一部催人奋进的光荣史。在湖南有色矿山创业的档案里,坪矿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历史印记。这印记如歌如画,是歌声中动听悦耳的那一首,是缤纷图画中耀眼引人的那一页!
往事如烟,沧桑陵谷。坪矿由于长期以来的开采,现有探明铅锌矿的开采已近枯竭。为了保证黄沙坪矿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进行矿区深部找矿。对于深爱矿山的老坪矿人,我暗自焦急。
幸好日前从坪矿得知佳音,即现任湖南有色黄沙坪矿业有限公司党政两个领导在公司大会上的讲话报告。认真读了讲话,我为之振奋,眼前一亮。
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面对资源枯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刻,大胆改革,迎难而上。通过近两年与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迎来了老坪矿的新局面!
董事长、党委书记肖富国在报告中总结说道,“2020年公司完成铅锌采矿量48.4万吨、出矿量47.67万吨,全年锌精矿品位为45.9%,锌精矿回收率为93.11%,钨钼选矿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历史以来最高记录和最好指标。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全年生产探矿新增铅锌资源64万吨,边深部探矿探获铅锌铜资源储量66万吨,钨钼多金属资源418万吨。”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志桃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编制了“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公司2025年的“1888”发展目标和2035年“2222”远景目标……这些数字、这些话语,沉甸甸、实打实,每一个数字都传递着担当的力量,闪烁着奋斗的光芒,每一个数字都是精锐出征、攻坚克难的硕果,每一项任务都凝结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与汗水,汇聚了新坪矿人的智慧与勇毅!从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一种乘风破浪的豪气。他们正带领着新坪矿人在变革时代书写坪矿发展的新篇章!
“携手相约六十载,同心共襄百年梦”,这是2018年庆祝黄沙坪建矿六十周年座谈会上的醒目会标。这寄托了如今遍布五湖四海的坪矿人的心声和祝福。相信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有政通人和、日益强盛的祖国依靠,黄沙坪矿一定会实现“建矿百年”的美好愿望!我作为一个老坪矿人,只有在心里虔诚地默默地为她祈福。
责编:邓玉洁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