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故事》 文/李南芳
新桂阳 • 其它
2021-07-19 16:50:58

平凡人的故事

李南芳

这世上本没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题记 

每当在昏黄的灯光下,炉火旁取暖,说起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们挥洒热血与青春的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时,热泪还是会沿着爬满皱纹的脸颊簌簌落在衣巾上。

爷爷坐在摇椅上眯着眼对我说:我们那个一年四季饥寒交迫,一天三两米,每餐把玉米和红薯当主食,饥饿时糟糠兑水吃,看到地里新长的豆子会连同壳一同下咽下去的年代,已经随风远去了。

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呢?我穿梭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开始思索着。那个年代,身上的衣服时常被汗渍浸湿,仿佛被浸湿了纸的油,变成半透明,一身腻汗,身体给炎热的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到了播种季节没有牛便只能人在前头拉犁耕地。人在前,犁在后,每走一步都是在泥土上流血流泪的劳作生活。

在那个年代,有血泪有热情有酸涩,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烽火硝烟的年代,有一个青年曾在这片土地上挣扎过,绝望过,为梦想奋战过。“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的光荣。”这是爷爷军人复员证书上毛泽东说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全民为理想奋战的年代,青年们有热血,有韧劲,那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历史上有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以一种他们认为的生活方式,为了理想奋斗,由此为心中那个理想信念奋战了一生。

每天天蒙蒙亮时,爷爷便被他父亲喊醒,他把镰刀扔在篮子里,一只手提着,一只手搓着眼睛跌跌撞撞走出屋门去割猪草。割完草回来,天还未完全放射它的光芒,来不及洗脸,他便趿拉着布鞋,嘴里啃着一张飞饼匆匆忙忙跑去上学。

那是阳光普照的日子里,爷爷的父亲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便出门去了,只留下一句:你在家等我回来,我出去打听一下外面的消息。三天后,爷爷和他叔父在一片冬田里找到了父亲。父亲静静地坐在田埂边上,嘴角渗着血,一只手还托着已经冰凉的暖炉,面朝溪流,背对大山与森林,一滩鲜血染红了洒落在田野上的稻草垛,胸膛被子弹无情刺穿,两个凹陷的窟窿已被血凝固被风吹干了结成一块一块的血痂。这一切都是迷,究竟是谁无情地将青年的父亲残忍杀害,无人知晓。就这样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爷爷阴差阳错地踏上了参军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爷爷参军后在部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侦查兵,而成为一名侦查兵所具备的品质和条件是:忠诚、老实、不怕一切困难,不怕牺牲,不畏敌人威胁,再苦再累坚持到底。或许这才是作为一名军人浸透在生活中最明亮的勇气。正是因为爷爷具备了这样的品格,所以才有了后面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

当时解放战争刚结束,但有些县域还未完全解放还四处游荡着国民军,局势尚未完全稳定下来,反革命反党的组织周围四起。有一次爷爷出任务,在山坡上树林繁密勘察地段的视线受阻,辨不清敌方的船只,只能绕过另外一座山去观察敌情。在翻越山的途中石头滑落,不慎跌落山底昏迷不醒。雨线在空中倾泻下来和着泥土将爷爷的整个身躯包裹起来,但有福份的人终究是幸运的,爷爷幸好被战友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在往后那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日子里,无论是面对敌人还是生死,他们并未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时刻品味真理的味道,触摸信仰的真谛,在时代变革中勇立潮头、披荆斩棘,用青春和热血、热情和奉献接力,爷爷在1953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一颗红心跟党走。这一走从少年到耄耋之年,风雨兼程便是91年。

在那个医疗不是很发达的年代,生病了去看病是一件极其困难且不方便的事。那是个寒冷的雪夜,天空被白雪映照着,爷爷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手提着用纸糊成的灯,被雪风吹的忽明忽暗,翻山越岭,又冷路也滑,撸起裤腿打着赤脚趟过冰冷的河,再走十多里山路,才能找到一个诊所,不知摔了多少次,膝盖烂了留着鲜血,忍着凛冽的寒风,只为早日治好奶奶的重病...

因为经历苦难我们才变得更加坚韧,因为失去,我们才更懂得珍惜。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发生了太多的令我们感动和震撼的事。在这群故事的主角里,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2020年的除夕夜,千家万户本应该欢聚一堂,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唠嗑着家常,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刻,但在全国各大医院的病房中,白衣天使们却依旧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中央军委批准后,解放军派出三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奔赴武汉展开新冠肺炎感染救治工作。随后重庆、黑龙江、山东、新疆、湖南、河北....一支支救援队伍白衣天使奔赴湖北。2020年2月7日,空空如也的武汉天河机场,两支援鄂医疗队相遇时的场景至今让我觉得动容。“我们是山东齐鲁医院的,你们哪个医院的?”,“我们是华西医院的”“加油!”,“加油!”

然后挥一挥手,各自奔赴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英雄昔昔相惜,此情此景无需多言,一句铿锵有力的“加油”便是胜过千言万语。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你一定能读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还有那拔地而起的两座“山”——“雷神山”和“火神山”。这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数千名工人,不分昼夜,不计报酬,建设希望。一位河南的大哥,年都没过,自己打了车过来支援。生活中他们是如你我般的凡人,会胆怯会偷懒,面对疫情时,却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正是那些平凡的普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才能如此岁月静好有序生活与工作。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平凡却很伟大的普通人,回望爷爷那一辈人的艰辛与酸涩,再看今朝,我生活的时代是多么幸福的一代人。2020年那场疫情虽已经过去,但它让我们懂得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有多让人热泪盈眶。唯愿我们的祖国经历大苦大难后仍然坚韧不可摧,且往后的路迎着光永远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也可以照耀自己温暖他人。

责编:邓玉洁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桂阳县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