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热血澎湃的青年,17岁时离别家乡,奔赴苏俄,立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誓言;他是功勋卓著的将领,驰骋疆场,运筹帷幄,34岁就进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领导层;他是英年早逝的领袖,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倾尽了最后一份心血。一步一个足印,在整整30年的革命生涯中,任弼时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和缔造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汨罗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本台联合任弼时纪念馆、市委党史研究室,今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骆驼精神——任弼时的革命故事》。带您走近人民领袖任弼时,感受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今天播出第六集—出使共产国际。
【出镜】在任弼时30年革命生涯中,曾四次去过莫斯科。这张照片是1938年任弼时第三次到达莫斯科出使共产国际时留下的照片。此行,任弼时的主要任务是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争取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支持。
【解说】1938年3月5日,任弼时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从延安乘汽车出发,经兰州、新疆,最终到达苏联。
【采访同期声】1937年之前,王明在共产国际整整呆了6年,取得了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但是共产国际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王明回国以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与毛泽东存在严重的分歧。【解说】抵达莫斯科后,任弼时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现状、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中共持久抗战的决心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他的说明生动翔实,具有很大说服力,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认真讨论后,肯定和支持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同时,任弼时也接替王稼祥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出镜】这幅画还原的是王稼祥临行前,共产国际领导季米特洛夫约王稼祥和任弼时谈话的场景。季米特洛夫当时对他们二人说:“告诉大家,应该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共领导人,他是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不要再去竞争当领导人了。”
【解说】在莫斯科期间,任弼时不但争取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而且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到了苏联的各种援助,从文化用品、药品及医疗援助到军用物资、专家及各种用途的经费,每一项都来之不易。除此之外,任弼时还大量开展对八路军和中国抗战的宣传,并出色地担当着驻外“参谋”一职,把信息流通迅捷的莫斯科当作了解世界政治风云的前哨阵地,将各类资讯送往几千公里之外的延安,为中共中央提供决策参考。
【采访同期声】任弼时在西行途中,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非常悲痛,由于重任在肩,他只能对空遥祭,同时还要捎信回去让自己的堂叔照料自己在老家的两个女儿,远志和远征。任弼时为了革命付出了很多。
【解说】正是任弼时在共产国际的出色工作,让共产国际及其它各国共产党了解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这对党内克服当时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的王明所鼓吹右倾错误的干扰,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和确立毛泽东领袖地位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出镜】 1940年2月25日,任弼时离开莫斯科回国。他是我党派出的最后一任驻共产国际代表。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但那些在莫斯科发生过的故事,不会被遗忘。
一审:张 咪
二审:刘晓元
三审:刘胜丹
作者:张为 胡清 刘胜丹
责编:张咪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