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奋进“十四五”②李聚奎:一辈子为信仰奋斗
新冷水江 • 热点
2021-06-22 18:00: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龚雅丽 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杰 通讯员 曾淑文

5月26日,暖风清徐,在娄底市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被众多民房环绕地李聚奎故居就那样静静矗立着,黛瓦、青砖、木窗,古朴而静谧。

担任长征“开路先锋”、“讨饭”千里寻党、授衔“就低不就高”、80岁生日写下“三个纵然”、手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留子女……讲解员的动情讲述,引得前来瞻仰革命先辈的游客为之动容。

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市)西坪村的李聚奎,22岁参加了国民革命军,1928年7月,参加彭德怀同志领导的平江起义,任班长、排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11月,四方面军总直属队及三十军、九军、五军(原一方面军五军团)西渡黄河后,按中革军委的部署组成西路军共二万一千余人,李聚奎时任第9军参谋长。部队西渡后,同河东红军主力之间的联系很快被敌军隔断,并遭到以马步青和马步芳为首的“马家军”3万余人和10万“民团”的疯狂围追堵截,全军卑劣失败。

“爷爷那时与大部队失去联系,他凭着一只干粮袋、一根讨饭棍、一个指北针,独自一人历时近两个月,行乞千里寻党,回到红军行列,找到了党中央,继续奋斗。”李聚奎孙子李翰说,“爷爷在他80岁生日时写下‘三个纵然’,在他85岁生日时重温入党誓词,就连生命最后一刻,在他眼前浮现的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贺国中。”

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北京,从长征时的“红一师”师长到共和国第一任石油部长,再到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开国上将李聚奎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涟源是红色热土,革命老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涟源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延续红色精神和传承,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红色故事宣传红色阵地。”涟源市委宣传部部长梁育清说。

涟源修缮并开发李聚奎故居,发挥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功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发动、精心组织,广泛开展“文明微讲堂”红色故事微宣讲活动;组织红色故事微宣讲团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村镇、上公交,开展微宣讲100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3.5万余人、师生5万余人;组织“五老”宣讲团进学校思政课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全市共开展各类红色故事微宣讲1200余场,受众达8万余人。

“我们正在编排以李聚奎将军为原型的大型现代湘剧——《千里寻党》,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观众,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周钟鸣说。

责编:杨雅婷

来源:冷水江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奋进“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