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9日讯(通讯员 刘庆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明确了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方向。为提高永定区档案工作水平,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永定区馆启动了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
为满足档案信息化需求,2019年7月,区档案馆聘请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永定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方案》。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完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数字档案管理平台、构建数字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等内容,概算总投资958.28万元,从2019年9月至2023年底,分4个阶段完成10万卷馆藏档案数字化,完成后可实现纸质档案数字化比例达80%,能极大的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目标。同年9月,由省、市、区的档案业务、财务、数据等领域的7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设计方案。2019年12月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完成第一期项目招标。
为确保项目质量,永定区档案馆成立数据管理组、质量监控组、后勤保障组、安全督查组,精细管理,确保馆藏数字化加工项目进度和质量。严格监管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聘请省、市档案馆数字化加工专家授课,强化培训,对照标准,制定《永定区档案馆数字化加工标准》,不定期抽检加工成果,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同时与第三方公司对已出现的问题和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确保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的高品质。同时添置设备,对数字化加工中心进行整体线路改造,安装智能指纹锁,配备水基灭火器,保障加工中心安全,并严格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实行管理、备案,将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最大力度保障安全生产。2021年4月,涉及到2.3万卷档案整理服务、34万条目录服务、320万页全文数字化任务和部署民生档案自助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数据蓝光系统的第一期项目顺利完工。5月底,区档案馆组织省、市、区的7名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严格对照合同内容、实施方提供的资料,通过听取报告、实地查验和质询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也对完善各系统功能模块、深化档案检索功能和后继服务提出建议。
接下来,永定区档案馆将继续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的理念不动摇,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高质量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应用水平,争创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
作者:刘庆莎
责编:廖芯仪
来源:永定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