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之红色经典——李涛:瑶山走出的开国将军
今日汝城 • 红色影像
2021-05-28 09:24:01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2月的一天,两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拍下了这张合影,从此一同走上革命道路。不幸的是,一年后,时任中共汝城特别支部书记的朱青勋英勇牺牲。李涛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战友的重托,将共产主义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190594,李涛出生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新坡村。19269月,李涛以湖南省总工会驻汝工人运动指导员的身份回汝城工作,参与组织和扩建农军武装,训练农军干部,并亲自组织发动延寿乡的农民运动。22岁的李涛是当时汝城县革命群众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汝城“八月失败”后,李涛率部分农军突出重围转移至濠头,与何举成所率农军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补充团。9月下旬,补充团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一团,任一营党代表,随部参加智取桂东、攻克汝城的秋收起义。后遭国民党汝城地方武装疯狂反扑,率部随团退至瑶岭休整并参加改编。第二师第一团改编为国民党第十六军特务营后,被派遣赴仁化指导当地的农民暴动。1928年2月6日,特务营遭国民党军围歼,李涛脱险潜回家乡延寿。

李涛堂弟 李茂养:那时候李涛是地下党嘛,知道他是共产党,胡凤璋就派人来抓他。来抓他的时候,全村人都躲掉了,他就一个人躲得很远。吃的没有,就带了一点点粮食出去。那是一个偏僻的毛座岭。有家人就送饭给他吃,送了三个月的饭。就是为了革命,那个时候很艰苦。

1929年初,李涛于广东北江找到党组织,由广东省委介绍至上海中央机关工作。4月,调任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历任红六军第三支队政委、红三军第七师政委、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斗。1931年,当选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4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3月初,中革军委决定,李涛任军委纵队司令员。1936年冬,奉中央命令前往西安杨虎城部做统战工作,周恩来亲自交代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随叶剑英到南岳游击干训班任教官,后历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和武汉办事处主任、军委经济建设部部长、军委秘书长、军委作战部副部长、部长。成为中央军委首长的得力助手和统帅部参谋、情报工作的杰出组织者,被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誉为“活字典”“活地图”,为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立下了卓著功勋。1941年初,在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李涛被国民党军借故扣留,期间临节不辱,经周恩来向蒋介石当面交涉后获释归队。

自1942年开始,李涛长期领导军事情报工作,成为党隐蔽战线的主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李涛领导组建了正规的军事测绘机构和院校,精心培育参谋队伍,在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7年11月5日,在阔别家乡30年后,李涛回乡探望父老乡亲。

李涛堂弟 李茂养:他回家的时候他就召集家里的人开会,家庭会一样的,他就说要听党的话,跟党走。

戎马一生,初心不改。

1970年12月20日,李涛病逝于广州,终年65岁。

作者:马晓丽 胡建波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