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22级(五)18班全体同学与新泉社区退伍老兵、老党员、社区爷爷奶奶们“老少同堂”迎中秋庆国庆,开展“月满中秋迎国庆,邻里欢歌聚社区”主题活动,用青春志愿红向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献礼。
志愿红“焕新”社区,青春担当践于行
学前22级(五)18班的同学们身着志愿红马甲,化身为社区的“美容师”。他们手持清洁工具,细致地清扫着新泉社区的公共区域。弯腰拾起的不仅是纸屑落叶,更是一份对公共环境的社会责任;挥洒的汗水,浇灌的是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种子。这抹跃动的“志愿红”,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色彩,以实际行动为社区环境“焕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大课堂”,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可贵品质。
老少同堂“薪火传”,家国情怀润心田
清扫结束后,一场温馨的“老少同堂”联欢会将活动推向高潮。学前22级(五)18班同学们为社区的退伍老兵、老党员和爷爷奶奶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声情并茂的朗诵《山河万里,逐梦今朝》,抒发了青年一代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投身时代建设的豪情壮志;激昂澎湃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则引发了全场共鸣,老少两代人用歌声共同诉说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沉眷恋。
这一刻,青春的朝气与岁月的沉淀完美交融。74岁的老党员陈德毕同志激动地表示:“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就像看到了我们年轻时的样子。她们的节目充满了力量,让我们倍感欣慰。国家的未来交给这样一群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我们放心!这种活动特别好,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也让孩子们听到了过去的故事,这就是薪火相传。”
校社融合“暖意浓”,协同育人谱新篇
此次活动是湘南幼专与社区共建、协同育人的一个缩影。学校不再是封闭的孤岛,社区也不再是单纯的居住地,二者通过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活动,实现了资源互通、情感互联。对于大学生而言,社区成为了了解社会、服务群众、锤炼品格的重要实践基地;对于社区老人而言,高校带来的青春活力与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群体送去了精神慰藉。
湘南幼专学前22级(五)18班团支部书记李莎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当我们看到爷爷奶奶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老党员前辈殷切的寄语,我们更加懂得了肩上的责任。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在服务社会中涵养师德,将这份爱与责任传递下去。”
作者:黄晓琴(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姜南茜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