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5年益阳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沅江召开,沅江市委书记杨智勇以“以文旅为笔,绘就沅江兴城新图景”为题作交流发言。全文如下:
近年来,沅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产业强市、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战略,持续写好“凝聚沅江人、深耕沅江文、用活沅江水、创好沅江业”四篇文章,以承办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为动力,全面展示益阳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擦亮“益山益水•益美益阳;洞庭水乡•自在沅江”文旅品牌,助力益阳打造成为湖南省旅游“第二站”。 活水引凤,筑实项目基底 秉承“项目为王”“务实节俭”的办会理念,以立项争资为纽带,资本为助推器,累计引进以社会资本为主的各类资本45亿元,其中旅游业态85%以上为社会资本投入。建成了南洞庭旅游度假区、桃李天下研学园、南洞庭飞鸟乐园、辉达温德姆酒店、彩虹岛、小河咀民宿集群、幸福河湖等一批标志性的文旅项目及其配套设施。通过项目带动,促进市场主体活跃,带动消费热潮,有力推动了群众增收。持续深化洞庭湖区生态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整合浩江湖区域湿地、水域及建设用地资源,以2.49亿元成功完成交易,将打造集南洞庭自然保护、文化休闲、滨水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示范区。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的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正在加快建设湿地文化中心和湿地生态旅游项目。 亲水营城,畅通空间脉络 加快“文旅渔体康”多元融合,构建“一体两面三线四圈”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统筹水面与地面资源,沿大堤、村落、交通三线布局项目,打造中心城区、南洞庭湖、赤山岛、漉湖湿地四大文旅圈层。精心做好“办会”与“兴城”相结合的大文章,推动全域提质、全民共享。在城区,大会筹备与城市更新同步推进,修建通景公路200余公里,完善南洞庭大道、康复西路等城市路网,同步推进防洪设施景观化改造,杨泗桥人工运河竣工,全面形成“五湖连通”水网格局,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和服务功能;在乡村,大会筹备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批基础设施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相继落地,实现了“开一次会,美一座城”。我们逐渐将沅江打造成和谐家园、美丽公园、精致游园、全域乐园,建设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水乡城市。 借水生金,激活业态动能 坚持“以运营促节会、以节会强运营”,深度融合文旅新业态,系统整合全市景区景点、红色文化、民俗非遗等优质资源,新旧项目协同推进,小河咀、彩虹岛、胭脂湖等景点热度持续攀升,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重点培育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亲子研学等新产品,持续拓展“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康养”等融合产业链。成功引进并举办省级青少年赛艇锦标赛、全省首届桨板水上马拉松系列赛、全国休闲垂钓团体挑战赛等一系列高影响力品牌赛事。以辣妹子食品、船舶制造基地、辉达温德姆酒店、南洞庭飞鸟乐园等为代表,逐步构建集“食、宿、游、购、娱”于一体的文旅全产业链体系,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全市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5.49%,旅游收入增长16.04%,旅游业就业岗位增幅达130%,文旅经济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以水为媒,点亮文旅品牌 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文旅达人”全域传播矩阵,持续扩大沅江文旅影响力和美誉度。近期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多次深度报道沅江文旅,新华社《瞭望》周刊刊发《一湖清波唤起一城新局》。“沅视界”“洞庭名郡”等新媒体矩阵强势崛起,账号总粉丝数突破百万,文旅宣传累计曝光超1亿次,“洞庭名郡•水城沅江”“洞庭水乡•自在沅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本次文旅融合发展大会社会反响热烈、成效显著。沅江以“湖城共兴、产旅互促”破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走出一条富有湖区特色的文旅品牌之路。
责编:新媒编辑
一审:刘敏
二审:黄拥军
三审:胡增荣
来源:沅江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