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大有可为”青春答卷
新新宁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2025-09-02 08:08:38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时代为青年搭建了“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也对青年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青年当以信念为笔、以民生为纸、以奋斗为墨,在时代考卷上书写“愿为”“善为”“敢为”的青春答案,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夯实信念之基,以赤子之心书写“愿为”答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压舱石”,是青年面对迷茫时的“指南针”。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到“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钱学森,一代代先辈用坚定信念照亮了前行之路。如今,面对多元思潮的冲击,当代青年更需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要主动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无论是扎根基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是投身科研的青年学者,都要以“赤子之心”锚定奋斗方向,让“愿为”的初心成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深扎为民之根,以担当之情书写“善为”答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青年的价值,终究要在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中体现。所谓“善为”,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心怀“民之所忧”,力行“民之所盼”。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青年干部俯下身子听民意、解民忧,用“土办法”解决村民的“揪心事”;在社区服务的一线,青年志愿者化身“贴心人”,为老人提供智能设备教学,为困境儿童送去温暖关怀。这些实践证明,“善为”的关键在于“接地气”——只有走进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找准问题的“痛点”、拿出解决的“实招”。当代青年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担当之情”践行宗旨,让青春的汗水滴落在为民服务的土壤里。

锤炼奋斗之刃,以无畏之姿书写“敢为”答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春的精彩,从来都是在拼搏奋斗中铸就的。面对科技攻关的“卡脖子”难题,青年科研团队敢啃“硬骨头”,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突破;面对突发的灾害险情,青年消防员、武警战士冲锋在前,用“无畏之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时代的“敢为”,是敢于突破常规、勇于直面挑战,是在风险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当代青年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实践中锤炼“敢为”的本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新征程上创造经得起检验的青春业绩。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青春答卷正当其时。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以信念坚定“愿为”的方向、以民生锚定“善为”的目标、以奋斗增强“敢为”的底气,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优异答卷!

作者:许文波

责编:林愉杰

一审:冷洁

二审:林愉杰

三审:文武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