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传古韵,非遗焕新声——湖工商学子解码米多村文化传承密码
古丈融媒 • 资讯
2025-08-20 09:39:42

古丈融媒8月20日讯(通讯员 向俊虹 蔡文雅)八月的米多村,青山环抱间稻浪翻滚,非遗鼓声与孩童欢歌交织成动人的乡村乐章。湖南工商大学智绘乡韵先锋队怀揣文化热忱,深入这片沃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田野调研、非遗探访、公益服务中,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亲探匠心,守护土家瑰宝

“叮叮当当”富有节奏的打溜子声从米多村村部传来,“这是我们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溜子”,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田志孝热心地给来村里大学生介绍着。团队专访了梯玛神歌传承人彭永祥、打溜子传承人田志孝、土家山歌传承人田昌华等非遗传承人,走进了 “百亩坨粘” 国家珍稀水稻民族品种示范区,探寻了“尘封明珠” 的红石海地质奇观,见证了大自然“交响乐”的神仙锣鼓公园,亲自动手、亲身感受,用镜头记录、用心灵体会,让土家族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绽放新光彩,切实肩负起乡村振兴中的青春使命。

浸润童心,传承农耕文化

“快看,我做的漆扇好看吧!”米多村的小朋友高兴地举起自己刚做好的漆扇说道。为了让乡村儿童更好地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传承非遗,团队精心策划非遗科技公益课堂,活动以“农耕实践+非遗传承+艺术创造+科技启蒙”四大模块为核心,服务约20位米多村5-12岁儿童,孩子们在折纸艺术中感受传统美学,在脸谱绘制、扇面漆艺中增强文化认同,在无人机科普中播撒科学的种子。这场传统与科技交融的盛宴,以非遗为纽带活化农耕文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温度,为乡村孩子打开了广阔视野,让乡土文脉在青春力量中焕发新生。

数智焕彩,赋能乡韵新生

伴着夕阳,背靠青山,一场别开生面的“数智湘韵・米多非遗创艺节”正在进行,毛古斯舞、土家山歌、打溜子等非遗展演与青春歌舞擦出别样的火花。

“现在都是高科技,他们用最新的技术将我们的土家族非遗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看到,这是我们老一辈传承人最开心的事!”土家山歌传承人田昌华看着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欣慰地笑道。为推动非遗的现代化传播,他们以无人机编程为载体,引导儿童思考科技如何服务于文化保护,实现“技术—文化”的双向赋能,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进行数字化记录、虚拟展示与智能传播平台,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湖南工商大学师生的到来,不仅让非遗‘活’起来了,也让孩子们的眼睛‘亮’起来了,更让我们村民‘动’起来了,乡村振兴之路也因这些年轻身影而更加宽广。”米多村党支部书记说。

责编:王紫茜

一审:王紫茜

二审:齐菲

三审:陈真

来源:断龙山镇人民政府

专题文化中国行

专题文明新风润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