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4日讯(长沙经开区工作站记者 李杰 通讯员 高鹏 王婷)“感谢您,帮我们渡过难关!”近日,长沙华明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曹维来到长沙经开区营商环境事务中心,将一面锦旗送到营商环境事务中心。
长沙华明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曹维将锦旗送至长沙经开区营商环境事务中心。舒展 摄
今年端午节前夕,长沙华明机械有限公司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资金危机。因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公司账户资金被法院依法冻结,而此时正是发放员工工资的关键节点。全公司都等着领薪过节,账户突然被冻结,曹维焦急万分:“纠纷涉及金额仅数万元,我们正在走既定流程,与员工沟通也非常顺畅,但对方代理律师直接申请冻结了企业账户。”
“当时我咨询了很多人,但进展不大。情急之下,想到园区有驻企联络员服务机制,便立即联系了长沙经开区营商环境事务中心主任齐迎美,详细说明了情况。营商环境事务中心在全面核实企业困境、厘清相关法律政策后,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协助我们与县法院、县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沟通渠道。”曹维说,在过往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企业不太清楚具体的申诉渠道和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明材料。而通过驻企联络员的协助,长沙华明机械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恢复了账户,企业顺利在节前给员工们发放了工资。“账户解冻后,被冻结的资金得以及时支付原材料采购款、员工工资、设备维护费等,避免了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生产停滞,帮助我们渡过了这道难关。”
长沙华明机械有限公司的故事,只是长沙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长沙经开区全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八条举措”和“我为企业+”系列服务,在审批、帮扶、政策等多方面发力。推行极简审批服务,为华夏特变、麦格米特等11个项目推行技审分离服务;升级助企帮扶,出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联企稳企帮企工作机制》,健全企业摸底、分类联点、信息收集、工作调度、问题解决、服务保障六大工作机制,解决企业诉求234个,累计开展“我为企业+”系列服务活动142场,包括供需对接活动8场、各类招聘活动54场,助力企业引才1.38万余人,金融集市为企业实现融资近20亿元;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全新“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政策免申即享比例提升至60%。
下一步,长沙经开区将持续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紧扣省评指标、企业感受与痛点需求,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不断优化服务能力,加大惠企政策与创新成果及配套法律服务的宣传,全力推动园区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一审:刘鑫宇
二审:陈琪
三审:胡鸽
责编:刘鑫宇
来源:新湖南长沙经开区工作站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