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责任堤坝 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新新宁 •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2025-07-29 11:01:0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也作出相关批示,为当前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基层干部作为防汛救灾的“一线战士”,必须深刻领会指示精神,将责任扛在肩头,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是防汛救灾的前沿阵地,各项防汛措施最终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当前,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也警示我们,基层防汛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树牢底线思维,是基层干部在防汛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抱有“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要做最坏的打算,提前谋划,制定周全的应急预案。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位、地质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比如,我们可以定期组织防汛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自己和群众的防灾意识与应对能力,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要求基层干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方面,要明确自己在防汛工作中的任务和分工,无论是隐患排查、群众转移,还是物资调配、抢险救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其他乡镇以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像在村民建房审批、矛盾调处等日常工作中一样,防汛工作同样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有效应对灾害。

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是基层防汛工作的关键环节。在隐患排查上,要做到细致入微,对河流、水库、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城镇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在群众转移工作中,要提前规划好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人,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顾虑;在物资保障方面,要提前储备充足的防汛抢险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基层干部要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对于那些容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要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对于老旧房屋、危桥险路等,要及时进行加固或修缮;对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给予特别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

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基层干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灾害发生时,迅速组织起党员干部、志愿者、民兵等救援队伍,按照各自的专长和能力,有序开展救援工作。同时,要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在这场防汛救灾的硬仗中,基层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上,将措施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雨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洪水中彰显责任担当,让人民群众在灾害面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力量 ,筑牢防汛救灾的坚固防线。

作者:李煜民

责编:黄渝液

一审:冷洁

二审:林愉杰

三审:文武

来源:新宁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