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勇于直面问题,督促整改到位,狠刹各种不正之风,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干部作风影响整改成效。如若“只开花不结果”,整改就会形同竹篮打水,有违初衷。
千条万条,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打白条”。一件整改事项有没有整改到位,关键要看有没有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不能简单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来评价整改工作,也不能以整改材料撰写得有多精美来认定。如果整改只是满足于走走过程、编制整理材料,把会议开得满当当,让文件材料“一箩筐”,但问题依然在原地“打圈圈”,不仅浪费大量宝贵的行政资源,还会增加基层负担,导致新的形式主义,就是整改上的“打白条”,群众终究不认可、不买账。
整改“只开花不结果”,归根结底还是政绩观偏差、责任心缺失。正确的政绩观来自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工作的责任心考验我们对党对事业的忠诚度。抓整改工作,重在把握好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在站稳人民立场,重在造福人民群众,必须以历史的纵深感检视我们的整改工作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既不做“水面葫芦”,也不能杀鸡取卵。
抓整改必须抓作风,奔着问题去、盯着结果来。要跟踪问效抓整改。紧盯整改不到位、不深入、不彻底的问题,追溯反查整改过程,对于会议一开了之、文件一发了之等问题,或者过度依赖开会发文、炮制材料抓整改等形式主义,要追责问责,以严肃整改作风推动整改见效;对于整改中出现的低质量整改、虚假整改等系列问题,要及时叫停、回炉返工,并跟踪问效抓好销号管理,一条一条督促整改到位,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问题清零见底,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收工、问题不解决不收手。
问题整改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党群连心,整改方能同频共振、事半功倍。要打开大门抓整改,坚持整改问题从群众中来,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征求问题意见,做到群众最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整改什么问题,群众什么问题反映最强烈,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整改成效要让群众来评价,对于群众认可度、满意度不高的整改事项,要把群众请进来挖病灶、提对策,切实瞄准“靶心”精准整改到位,以走好群众路线破解整改“只开花不结果”。
责编:彭月娥
来源:新湘评论“指点”公众号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