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企业 看高质量发展⑤】鸿雁归来!新邵这家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腾飞
新新邵 • 民生
2025-07-21 20:30:23


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

新新邵客户端7月21日讯(记者 彭欢 刘丈国)走进位于新邵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但见生产车间一片“火热”,打包的废铝由铲车送入熔炉,通过熔炼、铸造、锯切,加工成铝棒,铝棒经过挤压车间加工,生产出银光锃亮的铝型材,再经过深加工生产线的精心打磨,最终变成了一扇扇精致的铝合金门窗。

鸿腾铝业,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企业,用短短5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初创企业到行业标杆的华丽蜕变。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更凭借过硬的质量赢得了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等地消费者的青睐。

鸿雁归来,从“异乡”到“故乡”

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异乡"到"故乡"的创业传奇。

公司法人兼董事长安延林在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深耕二十余载,早年在贵阳龙腾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期间,就展现出突出的经营才能。凭借敏锐的商业眼光,他先后投资了长沙迪乐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和湘潭湘乐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在循环经济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

最美不过故乡景,最亲莫过家乡人。尽管事业版图不断扩张,但安延林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新邵的发展。2020年5月,得知新邵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后,他毅然放弃在外打拼多年的基业,带着资金、技术和团队回到家乡创业。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迅速落地生根。安延林将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倾注其中,并使得公司在一年内成为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年产再生铝棒10万吨,年产值20亿元的骄人业绩。公司采用先进的熔炼工艺和设备,将废旧铝材"变废为宝",不仅解决了资源回收利用难题,更为当地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树立了典范。

产业延链,从“制造”到“智造”


走进公司深加工生产车间,一幅智能化生产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全自动破碎智能分选设备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分拣,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着每一道工序的数据流。这条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智能化生产线,正是公司推进产业延链升级的缩影。

2023年,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到鸿腾铝业调研,要求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固链延链补链工作。此后,公司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于2024年成功引进了全自动破碎智能分选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

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公司已形成了从回收、加工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公司每月可生产1万吨铝棒和铝合金门窗等建材产品,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更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智造"水平,公司在原材料预处理环节投入7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这一举措不仅使人工成本降低50%,更推动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从原来的中低端产品升级为中高端产品,同时产品回收利用率提升了2%,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助残扶志,从"就业"到"乐业"


在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安延林从未忘记自己“想为这个社会再多做一点事情”的初心,在扶弱助困上身体力行。公司创新性地打造了"就业安置+技能培训+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助残模式,让残疾员工真正实现从"有工作"到"好工作"的转变。

目前,公司共有82名残疾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0%。这些员工分布在分选、质检等合适的岗位上,人均月收入近4000元,并享受“五险”、免费食宿等福利待遇。来自广西的残障员工杨利达(化名)动情地说:"在这里不仅有了稳定收入,更找到了人生价值,公司就是我们温暖的家。"

为了让残疾员工快速适应工作,公司还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职场信心、提升技能水平。同时,每到大型节日,公司都会为残疾员工和困难员工发放生活物资,并对表现优异的残疾员工设有扶持资金。

如今,走进鸿腾铝业,看到的是残疾员工自信的笑容、熟练的操作,听到的是机器轰鸣中传来的欢声笑语,这也是新时代民营企业最美的风景线。

荣誉墙上,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2024年度邵阳市民营企业30强、新邵县突出贡献企业等金字招牌格外醒目,见证着湖南鸿腾铝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足迹。从废铝回收到高端智造,从产业报国到助残扶弱,公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里,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展望未来,这家充满温度的企业,必将在绿色智造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作者:彭欢 刘丈国

责编:张雯莉

一审:张雯莉

二审:王琳璐

三审:胡金国

来源:新邵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新邵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