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回到1928年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 —— 城西灵官庙前,一位三十岁的青年面对枪口从容而立,用生命写下嘉禾大地上最悲壮的青春注脚。他是李晓因,嘉禾共产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也是从湘南学联走出的革命火种传递者。”
1920 年,22 岁的李晓因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成为湘南学生联合会第 120 余位进步青年之一。这一由夏明翰、蒋先云等领导成立于 1919 年的革命团体,正以衡阳为中心辐射湘南二十五县,培养出后来湘南起义中近七成的骨干力量。李晓因在学联期间系统接触《共产党宣言》《向导》等进步刊物,并参与抵制日货运动,以 “嘉禾旅衡学友会” 刊物为阵地,痛斥土豪劣绅 “高楼广厦尽是佃农血泪凝成”,初步展现革命锋芒。
1923 年,李晓因在三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嘉禾籍最早党员之一,同期入党的还有日后共同创建嘉禾党组织的唐朝英、黄益善等人。
1923 年秋,李晓因与唐朝英、黄益善、李祖莲等从省立三师回乡,分别任教于甲种师范讲习所、县立第一高小、县立女子职业学校,以教职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1924 年 8 月,李晓因与唐朝英、黄益善、李祖莲、李宇如、李先玉、黄守中(黄谦信)等 7 名党员,在城北景武公祠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嘉禾县特别支部,隶属中共湘区委,代号 “嘉乐先生”。支部明确分工:李祖莲任书记兼组织委员,李晓因任秘书,雷渊博、李宇如负责宣传,李先玉掌管财务,赖琏为特派员。同期,李晓因与唐朝英、黄益善共同发起成立共学社,开设文化书社嘉禾贩卖部,传播《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为嘉禾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1927 年 1 月,国共合作时期,李晓因当选国民党嘉禾县党部筹备处主任。在丰和圩千人大会上,他直指土豪李佐廷宅邸,痛斥其 “一砖一瓦皆民脂民膏”。同年 2 月,县农民协会成立后,李佐廷纠集势力组建假农会对抗革命,李晓因协同农协委员长黄益善果断行动,查封假农会并将李佐廷公审游街,极大提振农民革命信心。
1927 年 5 月 “马日事变” 后,嘉禾陷入白色恐怖,国民党右派悬赏五百银元缉拿李晓因。1927 年冬,李晓因在潜藏期间因反动势力诱捕被捕,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未泄露任何党组织机密。
1928 年寒冬,李晓因被押至城西灵官庙刑场,临刑前高呼革命口号,年仅三十岁便英勇就义。其牺牲三个月后,湘南起义爆发,由湘南学联培养的 200 余名知识分子(含李晓因在内的 120 余位学联成员)成为起义骨干力量,延续着他未竟的革命理想。
如今,景武公祠旧址前,常有少先队员庄严宣誓;湘南学联纪念馆英烈墙上,李晓因的名字位列第 107 号;县档案馆珍藏的史料中,虽无其血书原文记载,但他用生命践行的 “魂守嘉禾” 誓言,早已刻进嘉禾的红色年轮。从湘南学联的进步青年到嘉禾党组织的创建者,从三尺讲台的播火者到农运一线的斗争者,李晓因的三十载人生,是共产主义信仰在湘南大地生根萌芽的缩影,更是革命年代青年以生命赴使命的永恒见证。
“灵官庙前的枪声虽已远逝,但李晓因和无数先烈播下的火种,早已在嘉禾大地燃成永不熄灭的火炬。
今天的《嘉禾共产党组织主要创建者之一—李晓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我是某某,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扫码收听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
文稿来源:嘉禾县档案馆
责编:刘芷希
来源:嘉禾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