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高温来袭 这些健康风险必须警惕
云上新化 • 县疾控中心
2025-07-07 16:52:36

炎炎夏日,高温来袭,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热相关疾病: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引发热疹、热水肿、热晕厥。最危险的是重症中暑(热射病)——人体核心温度急剧升高(>40℃),排汗功能衰竭,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多器官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慢性疾病恶化:高温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催化剂”,极易诱发原有疾病加重或急性发作。

其他风险: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细菌滋生,食物中毒风险增加;户外活动易发生晒伤;密闭空间(如车内)滞留风险极高。

不同人群健康提示

1.“三类不宜外出”人群:

孕妇:身体负担重,体温调节能力受影响。

老年人(尤其65岁以上):对高温不敏感、出汗少、常有基础病、服药影响多。

儿童(尤其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活动量大易脱水,依赖大人看护。

这三类人群高温时段应尽量避免外出!务必与家人、邻居或社区保持联系,确保安全。

2.慢性疾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

📢关键提示:避免外出!减少暴露风险。

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减药。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血压、血氧、心率等指标变化及自身症状。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立即寻求帮助或就医!

3.户外作业人员: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外卖员、农民等: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风险最高。

📢关键提示:

强化防暑措施:单位需合理安排工作,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避开最热时段(10:00-16:00)。

足量补水补盐:主动、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盐分)的饮品(如淡盐水、运动饮料),不要等口渴才喝!

用好防护装备:佩戴遮阳帽、使用防晒霜,穿着轻薄透气浅色工装,利用现场提供的遮阳、通风或降温设备。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遵医嘱或说明书使用)。

警惕身体信号:一旦感觉头晕、乏力、心慌、恶心等不适,立即停止作业!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降温、补水。症状严重时,必须立即就医!

高温防护要点

1.“躲”字当先,清凉为上:

紧盯预警:密切关注湖南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尤其橙色、红色预警)。

减少外出:10:00-16:00是一天中最危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尽量缩短时间。

优选场所:待在阴凉、通风良好或有空调的室内。图书馆、商场、社区服务中心是避暑好去处。

居家降温:早晚开窗通风,白天高温拉上窗帘。合理使用电扇、空调(建议26℃左右,避免直吹)。绝对不要将任何人(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宠物)单独留在熄火的车内!

2.“补”是关键,足量饮水:

主动喝水,少量多次:不渴也要喝!推荐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酒精、高糖饮料和过量咖啡因。

观察尿液:保持尿液呈淡黄色,是判断水分充足的重要标志。

3.“察”要细心,关爱互助:

关注自身:留意是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中暑先兆。

关爱邻里:特别留意身边的“三类不宜外出”人群(孕、老、幼)和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

及时就医:出现轻度中暑症状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降温、补水。一旦出现高热(>40℃)、无汗、意识模糊、抽搐等热射病迹象,立即拨打120!并迅速进行物理降温(冷水擦拭、冰敷大血管处等)。

4.“防”在日常,安全细节:

穿着适宜: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轻身体负担。

严防食物中毒:高温天食物易变质,注意饮食卫生,饭菜煮熟煮透,剩菜剩饭妥善冷藏,不食用可疑变质食物。

避免骤冷骤热: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冲冷水澡或跳入冰冷水中。从户外进入空调房,温度不宜骤降。

 

责编:曹向潮

一审:龚端翔

二审:段跃新

三审:曹庆华

来源:网络

专题疾病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