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融媒体讯(通讯员 戴托宇)“以前办个丧事,要唱老戏、搞夜宵,折腾好几天,开支不小。现在白事3天办结,唱戏、夜宵、烟花爆竹都不搞了,我家也省了万多块。”近日,古培镇杨梅铺村村民涂先生操办丧事后,想起现在政府、村里、红白理事会各负其责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有感触地说。
“高价彩礼”渐成过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成为新潮流,“文明积分”兑换出幸福感。当下的古培,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正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
上门劝导
机制焕新,红白理事会“扩能升级”
古培镇各村红白理事会今年有了新变化。大家通过重新推选,且不限制成员人数,将管事积极,有奉献精神的乡贤、退休教师、老干部、都管都纳入到成员当中,壮大红白理事会队伍成员。
现在,红白理事会成员不仅是充当人情新风的“劝导员”,更是“信息情报员”,通过深入村组摸排红白喜事信息,为精准劝导奠定坚实基础。
古培镇“一次办事、多次上门”劝导机制
劝导深化,耐心细致“润物无声”
改变积习贵在坚持。古培镇摒弃“一劝了之”的做法,推行“一次办事、多次上门”劝导机制。红白理事会成员和镇村干部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反复沟通、多轮劝导,引导户主遵循村规民约。正是在这“磨破嘴皮、踏破门槛”的韧劲中,旧俗藩篱被逐步破除,文明新规日渐获得广泛认同。
智慧赋能,积分引领“新风有价”
创新不止于线下。古培镇将移风易俗深度融入“智慧乡村”建设。古培镇全体村民均可通过手机平台便捷上报红白事信息、积极参与劝导工作、自觉践行“不办事”等文明行为,均可获得相应的“智慧乡村积分”。
这些积分不仅可在镇村指定场所兑换生活物品或服务,更是村民践行文明的“数字勋章”,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让文明新风可量化、可感知、可持续。
汨罗好人邹贤珍娭毑修的水塘
党员带头,庄严承诺“树旗立标”
6月29日,古培镇全体党员集体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郑重承诺带头抵制陈规陋习。同时,全镇干部与党员更作出表率,签署承诺“不办升学宴”,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树立鲜明标杆。
特别是有着近70年党龄的汨罗好人邹贤珍娭毑,百岁寿诞不大操大办,捐资5万元修水塘,带头移风易俗树新风,为古培注入强大的示范引领力量。
从机制完善到智慧引领,从党员垂范到耐心劝导,古培镇移风易俗工作正一步一个脚印,将文明理念深植于乡村沃土。 随着工作的持续深化与科技赋能的加持,文明、节俭、向善的新风尚必将在古培沃野上绽放更绚丽的花朵,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精神动能。
一审:柳勤进
二审:游 岚
三审:张 为
作者:戴托宇
责编:游岚
来源: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