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融媒7月4日讯(通讯员 田平 滕萌)鼓点铿锵,步伐矫健!麻阳代远学校大课间活动场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舞”正气势如虹上演。学生们化身“小桨手”,以身体为舟,以手臂为桨,在激昂的韵律中奋力划行。
为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代远学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创新推出特色课间操——“龙舟舞”。该活动巧妙将麻阳传统赛龙舟这一市级非遗项目的核心精神与文化元素转化为适合青少年参与的集体舞蹈形式。此举旨在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中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步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和青春活力风采。
自今年3月初开始,该校初中部作为试点,已全面启动“龙舟舞”教学推广。初中部20个班级共计968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老师们充分利用大课间和体育课时间协同授课,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教导学生掌握龙舟舞的基本站姿和核心划桨动作。学生们跟随鼓点的律动,从模仿起步,在分解练习中夯实基础,在鼓点律动中掌握节奏,有力地向前、向下“划”动,身体随着“划桨”动作大幅度地左右摆动,前俯后仰,脚步在塑胶地面上摩擦出沙沙的声响。那动作带着少年的稚拙,却又充满了原始的爆发力,孩子们齐跳龙舟舞的场面,尽显麻阳龙舟逆流勇进、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
将市级非遗项目“麻阳传统赛龙舟”引入校园课间操体系,是麻阳代远学校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举措。这一创新实践有效探索了破解非遗传承断代困境的路径,将曾经需要特定水域和技艺的“老匠人绝活”,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日常健身活动。
据悉,该校将持续完善“文明实践+非遗传承”模式,目前已将手工扎染、漆染、国画等融入日常教学。麻阳代远学校副校长周利娜表示,此举并非简单的内容输入,而是致力于通过激活文化基因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并以校园作为重要实践场所,重塑非遗传承的生态,从而实现非遗保护效能与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田平 滕萌
责编:黄黎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