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预防 从防蚊灭蚊做起
云上新化 • 县疾控中心
2025-06-30 17:01:16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毒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在5-8天左右就可能出现症状。其典型症状为“三痛三红”:

1.“三痛”:突发高热(常达39℃以上),伴随剧烈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2.“三红”:颜面四肢等部位可见皮疹或出血疹,典型表现为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部分病例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皮疹等,部分病例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少数登革热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持续呕吐、腹痛、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脏器出血甚至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特别注意的是: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二、如何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减少蚊虫叮咬和清除蚊虫孳生环境。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1.避免蚊虫叮咬:在户外活动时,应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驱蚊剂;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在草丛、树阴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室内安装防蚊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2.清除积水: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水缸、废旧轮胎等,避免蚊虫孳生;

3.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如本地或外出目的地出现登革热疫情,应提前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以及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4.健康监护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

责编:曹向潮

一审:龚端翔

二审:段跃新

三审:曹庆华

来源:新化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疾病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