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素养 促健康/健康素养66条系列科普(5-8)
幸福桂东 • 公益科普
2025-06-24 16:02:02

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并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

一起来学习新版“健康素养66条”,提升健康知识和技能,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人定期、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我国现行的捐献标准为全血每次 200~400 毫升,捐献间隔期不少于 6 个月;血小板每次 1~2 个治疗量,捐献间隔期不少于 2 周。献血后,人体造血功能会让血液很快得到补充,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尽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健康体检要选择综合性医院的体检中心或正规的体检机构,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选择体检项目和频次。

检查中若发现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针对性地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收缩压≥90mmHg且<140mmHg,舒张压≥60mmHg且<90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也会使血压暂时升高。

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会略微升高。

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

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 次/分为心动过缓,心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责编:黄钰坤

一审:李亚芬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国家疾控局、健康广东

专题健康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