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临武客户端6月18日讯(记者 黄玲艳 雷婉婷 徐杨政 邓圣立 )在6月18日下午举办的“临武有锂・聚势未来”湖南锂资源创新应用圆桌会议上,来自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先锋力量,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生态构建等维度,展开一场激荡思想的深度对话,阐述了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力碰撞“锂”念、逐梦“锂”想。
下午4点,圆桌会议正式拉开帷幕,此刻的会场,既汇聚着见证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时代亲历者”,也集结着以颠覆性技术重构产业格局的“创新破局者”。6位嘉宾从固态电池界面突破到正极材料迭代,从储能安全体系到产业生态构建,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带来了极具价值的思考。
随着全球能源革命深入推进,固态电池已成为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的战略制高点。尽管近年来固态电池商业化消息频传,但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固固界面接触不良、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等问题,仍是横亘在全固态电池量产之路上的“拦路虎”。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永福围绕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在全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上的创新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了鞭辟入里的专业解析。
作为锂电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率先实现了干法电极设备的量产突破。金银河锂电事业部总经理李小云就干法电极工艺将如何重塑固态电池产业未来,在干法电极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中,又有着怎样的创新与突破?进行了深度剖析。
近年来,临武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主动融入发展大局,抢抓发展机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胜势,大力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开发,加快建设“电池产业之都”,奋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目前,电池产业集聚区已引进锂电新能源企业28家,锂电池产业上游、中游、下游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均有企业聚集,产业链、供应链日益完善,洼地效应日益彰显。这些来自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先锋力量,通过解析技术迷局、勾勒产业蓝图,为临武锂电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建宇:新能源产业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对临武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临武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通过举办这样的大型会议,不仅能够有效宣传临武,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临武在锂电产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实力。 我希望各级政府能够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临武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借此打造一条完整的锂电产业链,覆盖上游、中游和下游,不仅能够带来税收贡献,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新海:一个地方或企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首要任务是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可以将资源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提升相关企业(如材料和电池领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多关注技术创新,还需加大对产业领域的资本注入,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
作者:黄玲艳 雷婉婷 徐杨政 邓圣立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