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靖州杨梅节】靖州:杨梅成村民“梅”好产业
云上靖州 • 民生
2025-06-13 10:15:17


靖州融媒6月13日讯(通讯员 梁华 孟政)夏日“梅”好时光已悄然而至,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红红的杨梅染红道道山岗,映红条条小溪,也让梅农笑红了脸

近日,走进渠阳镇官团村的杨梅基地,一株株青翠的杨梅树上挂满了颗颗红彤彤、娇滴滴的杨梅,馥郁的果香溢满山间,向人们发出甜蜜的邀请。

杨梅园旁边临时搭建的销售棚里,几箱盛满如玛瑙般娇嫩的杨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快来尝尝杨梅,这些都是早上刚从杨梅园里采摘下来的,放在这里作为展示品,供前来采摘的朋友品尝。也算是揽客吧!”杨良云笑着说道。

眼下,官团村的杨梅在夏日阳光、雨露的催促下,露出了甜甜的“微笑”,陆续进入采摘期。迎着氤氲的梅香,笔者采访官团村,感受梅农丰收杨梅的喜悦。

“良云家的杨梅颗粒大、甜度高,品种多,我一直是他的‘粉丝’。”每到杨梅最诱人之际,刘先生​都会邀上朋友一同开车来采杨梅,尝杨梅。

杨良云是云燕杨梅种植家庭农场主,有近20年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和经验的他目前种植杨梅面积2公顷,其中杨梅大棚0.5公顷、单体棚120个。

“自从杨梅住进大棚里,杨梅产量、甜度和口感度都大大地提升了,销售价格也超过了去年。一个杨梅季下来,预计能实现30万元的收入。”聊起今年的收成,杨良云滔滔不绝。

“杨梅是靖州的一张农业名片。随着第十三届杨梅节的举办和冷链物流的助力,农场和村里的杨梅销路一点都不愁。品种也多,可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杨良云说。

特色产业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官团村围绕“特色种植、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以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杨梅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上做文章,这个曾经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村寨,也因一颗小小的杨梅,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带动,以全村207公顷杨梅基地为基础,引导农户从‘靠天收’到‘科技种’,杨梅品质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小杨梅’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官团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昌越说道。

一审:杨佳莉 二审:滕栋 三审:李小芳

作者:梁华 孟政

责编:杨佳莉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专题【专题】第十三届靖州杨梅节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