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0日讯(通讯员 刘高亮 邓燕芳)近日,永兴县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为一名危重患者解除心脏“枷锁”,精准高效的手术操作帮助患者迅速缓解症状,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上取得重要突破。
患者袁先生因严重胸闷、气促入院,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其心包腔内存在大量积液(心包积液),情况危急。心血管内科医生团队迅速评估病情,果断决定进行心包积液引流术,为不堪重负的心脏“减压”。
心包穿刺术素有“刀尖上的舞蹈”之称,心脏和周围大血管结构复杂且脆弱,医生们借助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实时引导,如同拥有了“透视眼”,医生得以清晰观察心脏边界和穿刺路径,精准避开重要血管。仅用时10分钟,便成功完成穿刺并置入引流管,引流出约500毫升血性液体。
术后,袁先生的胸闷、气促症状立刻得到显著缓解,他和家属对医护团队的精湛技术和高效救治表示由衷感谢。
永兴县人民医院此次成功应用DSA引导下的心包穿刺引流术,显著提升了该技术在本地区的应用水平,为更多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带来了“精准、高效、安全”的救治希望。
科普小知识:什么是心包积液?心包是包裹心脏的双层囊袋,正常情况下有少量润滑液体。当液体异常增多,积聚在心包腔时,称为心包积液。常见原因包括炎症、感染、肿瘤、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心包积液为什么危险?大量或快速积聚的心包积液会压迫心脏,阻碍心脏正常舒张和泵血,导致心包填塞。患者会出现胸闷、气促、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为何说心包穿刺术是“刀尖上的舞蹈”,心脏和周围大血管结构复杂且脆弱,传统“盲穿”方式风险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心脏或血管,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精准的影像引导(如DSA、超声等)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至关重要。
责编:曹智莹
一审:曹智莹
二审:曹向阳
三审:李凡
来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