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内需为基、改革为翼、开放为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奏”
你好衡阳县 • 推荐
2025-05-20 09:10:45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国内经济转型压力,中国以“六稳”“六保”为战略支点,以提振内需为经济引擎,以深化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扩大开放为战略突破,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奏”。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更凸显了其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定力与智慧。


内需为基:消费市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内需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中国通过扩大服务消费、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薪酬分配制度等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8万亿元,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46.1%,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深刻转变。消费市场的韧性更体现在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以旧换新”扩围、加大对人工智能消费和数字消费的支持,同时放宽旅游、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例如,文旅市场在节假日期间持续火热,2024年旅游收入超过6万亿元,超过疫情前水平。这种“政策引导+市场响应”的模式,不仅拉动了消费增长,更推动了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容,形成了“消费—投资—就业”的良性循环。

 

        改革为翼:制度创新释放经济“活力密码”。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中国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逐年增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改革更体现在对关键领域的突破上。在科技领域,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大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球首位,国产大飞机C919商飞、大邮轮试航等标志性成果,彰显了科技改革的战略成效。在民生领域,中国通过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纳入保障体系,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这种“改革+民生”的双向驱动,既增强了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开放为帆:全球合作拓展经济“外部空间”。开放是中国经济的“必由之路”。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显著,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在贸易领域,中国通过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巩固了全球供应链地位。以“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为例,其出口同比大增,拉动出口整体增长,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这种“开放+创新”的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源于制度优势与战略定力。在“六稳”“六保”的框架下,中国通过稳就业、保经营主体,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通过扩大内需、深化改革,激活了发展新动能;通过扩大开放、推动创新,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在复杂外部环境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国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六稳”“六保”为底线保障,以提振内需为战略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制度保障,以扩大开放为战略突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片大海,正以开放的姿态、改革的勇气、内需的支撑,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


作者:向阳

责编:王亚玲

来源:衡阳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你好 蒸阳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