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人|周启成:以诚立身传美德 守信践诺暖乡邻
掌心中方 • 综合
2025-05-13 10:21:46

中方融媒5月13日讯 在湖南省中方县铜湾镇费家田村,有一位73岁的老人,他的双手布满老茧,脊背微微佝偻,却在村民心中树起了一座诚信的丰碑。周启成,这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用自己的坚守证明:诚信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不是一时一事的表演,而是代代相传的家风。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这位古稀老人如同一泓清泉,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诠释着“一诺千金”的真正含义。

生死时速:72小时的抗旱保卫战

2021年的夏天,对于费家田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连续40多天滴雨未降,烈日炙烤着大地,竹元头水库下游的300亩水稻田如同饥渴的孩子,无助地呻吟。地表温度飙升至40℃以上,稻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稻苗成片枯黄,村民们心急如焚。在这紧要关头,时任村民组长的周启成站了出来,他在村民大会上许下了掷地有声的承诺:“给我两天时间,一定让水流到每块田里!”

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更是对乡亲们生存希望的承诺。面对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的现状,周启成没有丝毫退缩。他迅速组织起一支由12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组成的“银发突击队”,他们中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曾经的村干部,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周启成的带领下,这群“银发战士”与时间赛跑,与干旱抗争。

第一天,烈日炎炎,他们顶着酷暑清理渠道淤泥。周启成的胶鞋被碎石划破,脚底鲜血直流,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第二天,夜幕降临,他们打着手电筒,在水中泡了整整6个小时,连夜抢修垮塌的渠段。第三天,凌晨4点,周启成独自巡查全线,确保每一个支渠都能通水。当清冽的库水终于流入干涸的稻田时,这位古稀老人因体力透支,依靠在渠边,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村民们看着这一幕,无不感动落泪。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水流的到来,更是周启成用生命兑现承诺的见证。从此,“当代信义哥”的美誉不胫而走,传遍了四面八方。县水利局也以此为契机,立项全面改造了灌溉水渠,让费家田村的农业灌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滴水之恩:25年不变的“水管家”承诺

村自来水工程竣工的那天,周启成就许下了一个诺言:“只要我还能动,就保证家家有水喝。”这一承诺,他坚守了整整25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成了全村的水系统维护员,义务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每月定期清洗蓄水池,每周巡查5公里主管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每当村民家的水龙头坏了、水管冻裂了,无论刮风下雨,周启成总是第一时间赶到。2016年的除夕夜,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周爷爷家的水管突然爆裂。周启成接到电话后,二话不说,冒着鹅毛大雪,徒步赶到现场,抢修了整整3个小时,直到水管恢复畅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5年来,他自愿更换老化水管,自费购买维修工具,除了收取必要的材料费外,从未收过一分人工费。有人曾统计,这25年里,他至少少收入了3万元。儿子劝他适当收费,以补贴家用,但他总是坚定地说:“党员要是光想着挣钱,当初的承诺不就成放屁了吗?”

这份坚守和奉献,让周启成在村民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诚信传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周启成的诚信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他个人的言行上,更深深植根于他的家风之中。1989年,他养殖的10头猪突发猪瘟死亡,欠下了饲料款3800元。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当时5年的收入。有人劝他跑路躲债,但他坚决不同意。他卖掉了祖传的银镯子,又借遍了亲戚,分文不少地还清了债务。债主感动地说:“就冲这份诚信,以后你要借钱只管开口!”

周启深知,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家族之魂。他立下了三条家规:“借人一钱,还人一金”、“应人事小,误人事大”、“宁可亏本,不可亏心”。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都成为了群众的“守信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秉持着诚信的原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如今,周启成每月都会到村委会讲“诚信课”。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和家族的真实故事,让村民们深刻体会到诚信的力量。他说:“诚信就像种地,你糊弄它一时,它饿你一辈子。”这句话,已经成了费家田村村民的口头禅,激励着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坚守诚信,脚踏实地。

利益面前的抉择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周启成面临着无数次利益的诱惑,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2018年,某建筑商看中了村里的公益林,想高价收购建别墅。为了打通关系,他们私下给周启成5000元“活动费”。面对这笔“天降横财”,周启成没有丝毫犹豫,当场拒绝。他说:“这些树是老祖宗留给全村人的,我要是卖了良心,死后都没脸进祖坟!”

担任村文书两届期间,他经手的物资价值超过百万,但从未出过分毫差错。有次清点物资时,发现多出200元现金,他连夜查账,最终找到了失主。他说:“不是自己的钱,多一分都烫手。”这种对金钱的淡泊和对原则的坚守,让村民们对他更加敬重。

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村里蔬菜种植大户的周启成,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市场蔬菜价格飙升,但他却坚持按平价销售蔬菜,少赚了2万多元。有人笑他傻,但他却坚定地说:“发灾难财,要断子绝孙的。”这份在关键时刻的担当和牺牲,让村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大爱和无私。

周启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诚实守信。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诚信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代代相传的火种。

责编:舒千羽

一审:舒千羽

二审:蒲长征

三审:钦佩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