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临武客户端 4月29日讯(记者 李亚鹏)近年来,临武县民政局创新社会救助模式,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锁定潜在困难群众,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县的民生保障网,让救助政策精准送达需要帮助的群众身边。
武水镇慕冲村村民曹国姣一家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然而,去年年底,曹国姣因为意外摔伤,伤势严重,花费了数十万元进行抢救及后续治疗,正当全家为高额费用一筹莫展时,临武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乡镇民政员的陪同下,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综合各方面情况,曹国姣一家符合办理全家低保的条件。
临武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曹元阳介绍,该局将“主动发现、主动救助”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与医保局、残联等单位的信息系统开展数据比对,发现武水镇居民曹国姣因意外摔伤产生了高额医疗费用,家庭经济因此陷入困境。为此,民政局迅速安排武水镇民政员核实具体情况,并联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其家中实地了解实际困难。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民政局为其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救助。
自 2023 年以来,临武县民政局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在基本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构建了县、乡、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联动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同时,依托“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与医保、教育、残联、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建立了定期联动机制。通过数据人工比对和系统自动检索,及时发现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的群众名单,并将这些名单及时反馈给各乡镇进行核查,让政策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人,部门主动上门提供救助服务,真正实现困难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全县社会救助无盲区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重点督促乡镇、村、社区及时开展摸排走访,主动发现因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的对象并及时上报。同时,加强与医保、残联、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因病、因残或其他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能够被及时识别并纳入救助范围。通过早发现、早介入,实现精准、有效、及时的救助。”曹元阳表示。
据统计,自2023年10月机制运行以来,通过“四级”联动主动发现与数据互通联动,全县累计排查预警对象1.2万人次,为1356名困难群众落实了救助政策。
作者:李亚鹏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