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青年报主办的“202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发起的“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用绘画点亮人生梦想”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项目,从全国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百强成果案例”。
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绘就留守儿童成长蓝图
作为学校实践育人的品牌项目,该项目由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发起,以“通过艺术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为核心理念,聚焦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提升。2024年暑期,“青春相伴” 志愿服务团深入长沙县高峰社区、红树坡社区、泉旭社区及浏阳市龙伏镇黄桥完全小学,开展为期两个月的 “绘画点亮梦想” 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创意绘画教学、红色理论宣讲等形式,引导农村儿童在艺术创作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累计服务留守儿童3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实践活动现场
双向赋能结硕果,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志愿者通过“理论教学+情景创作+互动交流”的立体化模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与审美能力,更通过“梦想画展”“红色故事绘”等特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参与学生反馈,绘画让他们“学会用色彩表达内心”,更在党史故事绘制中“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对于志愿者而言,此次实践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团队成员在备课授课、走访调研中深化了对乡村教育的认知,累计撰写调研报告10余篇,开发适用于乡村儿童的美育课程20余节。正如志愿者代表向湘玲同学所说:“在教会孩子们画画的同时,我们更学会了用青年的担当架起城乡沟通的桥梁。”
乡村儿童美育课程现场
三年深耕铸品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经过三年系统化培育,项目构建了“学校主导—社区联动—媒体赋能”的立体化实践体系,形成 “课程研发—活动实施—成果转化”的闭环工作模式。其创新做法先后被学习强国、三湘都市报、新湖南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获省教育厅、省水利厅等官方平台转载推介,学校官方新媒体矩阵发布专题报道10余篇,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万次。
在品牌建设方面,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高层次赛事提升影响力:2023年入选湖南省 “七彩假期” 志愿服务团队,2024年入围湖南省第七届“雷锋杯” 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初赛,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推进会上作经验分享。这些成绩不仅是对项目 “教育关爱+实践育人”双轮驱动模式的肯定,更印证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价值。
截至目前,志愿服务团已累计走进邵阳县立志村、益阳安化、娄底双峰等6个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及周边社区,形成“定点帮扶+ 流动服务” 的长效机制。未来,项目将在学校党委支持下,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线上云课堂+线下实践营” 融合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美育解决方案,让更多留守儿童通过艺术教育点亮人生梦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职教力量。
作者:石尚璇子(通讯员)
责编:吴影
一审:曹歆媛
二审:吴影
三审:彭汝平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体联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