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融媒4月22日讯(记者:谭莹莹 通讯员:袁诗锦)4月21日晚,中方县经历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抢险行动。19时17分县气象台发布冰雹预警后,桐木镇立即启动“叫应”机制,仅用30分钟便成功化解一起安全隐患,展现出基层应急体系的高效运转。
“迅速开展排查,密切关注险情,及时转移人员!”20时整,接到预警的桐木镇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依托“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10个村(社区)干部在20分钟内全部集结完成。当桐木村党支部书记陈刚20时19分发现尖岩坪组行道树险情时,全镇应急网络即刻激活——值班组5分钟抵达现场布设警戒,路政、电力、民兵等专班10分钟内完成集结,周边群众自发加入抢险队伍。
“平时我们把每个风险点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当晚应急值班领导陆峰介绍,此次出现险情的行道树正是上月排查中标记的重点监护对象。
从20时23分实施交通管制,到20时50分全面恢复通行,27分钟的抢险过程环环相扣。当两棵大树轰然倒下时,管制区外待命的清障设备立即进场,电力抢修组同步修复受损线路。
此次成功处置突发险情,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桐木镇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覆盖全镇的灾害预警网络,确保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强化镇、村两级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群众防灾自救意识,形成“全镇一盘棋”的应急响应格局。此外,该镇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职责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协同作战。正是这些扎实的日常工作,为此次高效应对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桐木镇落细落实“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机制,已开展18次地质灾害联合演练,建立包含312处隐患点的动态数据库,对全镇19处临崖临水路段进行加固。
桐木镇此次快速、科学、有序的应急处置,不仅守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展现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未来,中方县将继续总结经验,持续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作者:谭莹莹 通讯员:袁诗锦
责编:袁敏
一审:袁敏
二审:谭莹莹
三审:蒲长征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