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融媒4月16日讯(记者:肖文晋 王子豪)春暖花开,中方县桐木镇桐木村的枳壳种植基地已然进入了丰收的季节。4月14日,记者在基地看到,朵朵枳壳花盈盈立于枝头,在树丛间吐露芬芳,每当春风拂面,大片娇小的枳壳花便在树枝上争相斗艳,宛如一片洁白的花海。这里,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采摘、装框、称重,农田里的生机勃勃不仅是对农业的一份热爱,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2018年开始,桐木村种植户瞿世军就与枳壳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枳壳的面积扩大到58亩,并通过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经营模式,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全面发展,晾晒烘干后的干花远销日本,实现了可观的收益。
“今年是个丰产年,我预计鲜花应该能达到2万斤,我们自己将鲜花加工出来,价格基本上在9-10块每斤之间,花的产值应该在16到18万左右,然后籽实的产量还有10余万元,总共产值我预测应该在30万元出头。”瞿世军看着正在晾晒的鲜花,高兴地说。
在自己增收的同时,瞿世军也不忘带动周边的农户一同致富。基地里长期雇佣村民进行农事活动,采花和采果实这两类加起来最低每年要3万元的人工费,施肥、打药还有修树那些差不多也要1万元,尤其是目前正值采花的时节,最多的时候基地内有140多个人同时采花。
“我今天是来采橘花苞(枳壳花苞),时间来得早的话,每天能够挣到八、九十块钱。”村民向秋莲说,“现在我们村子里这个产业比较兴旺,不出远门打工也能挣到钱了。”
近年来,桐木镇始终坚持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思路持续壮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将“小药材”做成了“大产业”,把“苦中药”种出了“甜日子”,不断延伸中药材加工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保障了中药材的供应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中方县医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肖文晋 王子豪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钦佩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