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 | 临武通天玉乘电商东风闯世界
龙源临武 • 要闻
2025-04-16 10:30:00

龙源临武客户端4月16日讯(记者 雷婉婷 黄玲艳)当玉雕技艺遇上网络数字浪潮,临武宝玉石正乘着数字经济东风焕发新生机。近年来,临武县创新打造“电商+”发展模式,让承载楚南文化的通天玉搭乘直播电商快车走向世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闽艺缘校企合作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基地,主播李艳芳正通过直播向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区的客户推介通天玉挂件、手串等产品。温润的玉石正突破地域限制,在海外市场掀起购买热潮。

李艳芳介绍道,在直播过程中,她会着重向客户讲解通天玉的独特特性。得益于自身作为工厂厂家的背景,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许多客户购买后都非常满意,纷纷选择回购。

湖南临武闽艺缘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敏表示,目前公司每月销售额约为十几万元。销售产品以通天玉摆件、挂件及首饰为主,辅以翡翠和和田玉制品。所有产品均来自公司自有工厂的加工生产。

为拓展销售渠道,去年方志敏组建专业直播团队,并与临武县职业中专合作,吸纳十余名学生实习,将课堂搬进工厂,开设玉雕设计、直播运营等实践课程。

李艳芳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直播的平台是虾皮、facebook、IG以及国际版的抖音,境外电商对于通天玉是一个突破口,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后续,他们会把临武通天玉尽可能地推向其他国家,弘扬临武宝玉石文化。

临武县职中的学生王拉芳在这里学习了将近半年时间。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通天玉的独特魅力。

早在2020年,方志敏便与临武县职业中专开展校企联合办学,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临武县培养和输送了更多专业玉雕人才,为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创建“玉雕”工匠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方志敏表示,下一步,他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扩大直播团队的规模;二是将相关技术传授给当地学生,引导他们融入宝玉石产业,为本土企业输送人才,助力更多临武宝玉石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抖音平台,销售商苏上勇的直播间同样火爆。从事临武宝玉石销售十余年的他,早在2023年就开始在抖音销售临武通天玉、水铝石,他主推的通天玉冰料手镯因“玻璃种”质地备受青睐,销售的作品均出自临武本地玉雕大师之手,月均销售额达10万元。

苏上勇介绍,他的客户群体遍布全国各地。下一步,他计划联合当地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致力于推广家乡的宝玉石文化。

近年来,临武县结合特色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对玉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大力扶持、奖励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院、企、协”三方合作模式,大力培育全产业链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能力。同时,创新网络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微商推介临武宝玉石,今年线上销售额已近百万元。

“2025年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以商招商,我们将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开展宝玉石文化产业园产业配套招商工作,目前引进配套企业两家;二是实施校企合作,培育玉雕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和培育玉雕人才选送优秀作品外出展示展销,今年争取培育玉雕人才五十名;三是推进线上网络直播常态化,创新网络营销模式,目前建立了宝玉石跨境电商工作室一家。”临武县宝玉石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丁建军说。

编后语

从传统工艺到数字赋能,临武宝玉石产业书写着“一玉兴百业”的乡村振兴新篇章。电商翅膀托起的不仅是宝玉石的出海之路,更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唯有让传统文化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方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千年玉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新光彩。

作者:雷婉婷 黄玲艳

责编:黄玲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持续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陆“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