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微创新” 撬动基层大治理——人大赋能中方县铜鼎镇便民服务“赶集日”直通基层治理末梢
掌心中方 • 头条新闻
2025-04-15 11:53:57

中方融媒4月15日讯(记者:蒲书琴 陈攀)  4月15日(星期二),中方县铜鼎镇铜鼎村村部前坪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便民服务“集市”正在这里开展。

中方县铜鼎镇铜鼎村的便民服务“集市”

十余张办公桌组成的“流动服务站”前,村民们正有序咨询、办理着各类事务。“您家孩子上学情况如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得了解清楚。”“头晕症状持续多久了?建议做个系统检查。”“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定要拨打12339电话,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此起彼伏的对话中,政策宣传、农技指导、证件办理、免费体检等十余项服务同步展开。

“现在我们办好多事不用跑镇上,直接到村里就可以办,他们服务态度相当好,热情地接待我们老年人。今天还有针对我们65岁以上老年人的免费体检,这是政府关心我们的身体,检查完了感觉身上很舒服、心里很舒畅,很满意这个事情。”村民陈声得笑着说道。

铜鼎村村民在“周二便民服务下村日”上进行免费体检

这场每周二在各村流动的便民服务“集市”,源自铜鼎镇的特殊地理格局。虽地域面积不大,但沅水分割形成的零散村落,让对岸三个村的群众前往镇政府办事交通不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更是困难重重,致使部分民生事项办理遇阻,群众办事成本高、效率低。

该镇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民意,自2024年11月5日开始,建立每周二服务下沉机制,推动多部门组建“移动政务厅”,将10余项高频服务打包下村,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5类延伸服务同步跟进。

铜鼎镇人大主席杨番表示:“今年,我们进行了便民服务2.0升级,重点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联合开展下村便民服务。人大组织政府行业部门进联络站,听取驻站代表意见建议,推动行业部门‘移动’深入村组上门办公,人大代表全程监督问效。”

铜鼎镇司法部门现场调节村民田界纠纷

今年2月,铜鼎村村民蒲财喜和周银妹因为耕地边界线发生了矛盾争执,通过在“周二便民服务下村日”向该镇司法部门反映问题,最后在镇村两级调解成功达成和解,经人大代表联络站回访,双方均对结果表示满意。在“现场受理——联合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机制高效运作下,一场矛盾纠纷被迅速化解于萌芽之中。

“现在办事就像赶集,部门‘摊位’任选,还有代表‘售后’回访。”村民们的玩笑话道出治理密码。如今,周二到村部来“赶集”式办事,成为了铜鼎镇各村村民的新潮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方县铜鼎镇开展周二便民服务下村行动14次,共为村民办理养老认证300余次,协助缴纳医保480余人,年审计划生育补助90余人,进行房屋审批、惠农补贴、低保年审130余起,调解矛盾纠纷21起,政策宣传、法律援助覆盖群众达2000余人。这种“把办公室搬到榕树下”的治理探索,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乡村治理生态,用制度创新的“绣花功夫”织就民生幸福网。

铜鼎镇通过“周二便民服务下村日”,推动政策宣传常态化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涉及范畴非常之广,农村基层治理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更是国家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基石。从铜鼎镇的“周二便民服务下村日”,到袁家镇司法所和派出所“两所”联动矛盾化解机制,再到各镇村形式多样的“屋场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中方县各乡镇越来越多的制度“微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为解决治理难题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方法。这些“微创新”,在政策体系之内,从细节入手,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找准发力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治理精准度,优化具体流程、做法,“四两拨千斤”地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通过扎扎实实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蒲书琴 陈攀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李莹

三审:钦佩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中方县大力实施“七大攻坚”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