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融媒体中心4月7日讯(记者 黄莎娜 钟凤侣)八年前,我县“扶贫女将”方璇将26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八年后,她的精神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激励着全县党员干部为人民幸福接续奋斗。
方璇母亲祝素梅:方璇,今天你生日了,生日快乐哟!今天满34岁了,不知不觉你就进入了而立之年,时间过得太快了。从你哇哇坠地慢慢长大,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晨雾未散的清明早晨,方璇的母亲祝素梅又情不自禁地打开那个永远不会回应的对话框念叨了起来。237条跨越8载春秋的信息里,既有生日祝福、节日问候,也有乔迁新居、家人健康这样家常絮语。这位母亲用最朴素的数字时代仪式,守护着与女儿的永恒对话。
方璇母亲祝素梅:在我心目当中,我想着是她好像没有离开过,她只是在很远的地方上班,没时间回家一样。
在县公墓陵园,清明祭扫的队伍蜿蜒而上。青山乡党员干部陪着方璇父亲方彦,将一束束菊华轻放在墓碑前。
青山乡宋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钟桂琴:方乡长,请您放心,现在我们村里大家都越来越好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富裕。
墓碑前,宋家村党支部副书记钟桂琴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逐条诉说着村里这几年的新变化。
青山乡宋家村党支部副支书钟桂琴:她带领我们脱了贫,我们每年清明都会到这里来看望她。我们也会接好乡村振兴这个接力棒,把我们宋家村建设好、发展好。
宋家村是方璇生前的驻点联系村,后山的岗梅种植基地里,5000亩黄柏、岗梅织就的绿色锦缎铺展至天际。这个曾被方璇用脚步丈量过上百次的村庄,如今已形成"林下种药、药间养蜂、线下营销"的产业模式。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青山乡宋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年生:为了使老百姓尽快增收,我们跟方乡长讨论得最多的是发展林下经济,现在林下经济成了我们的村里的支柱产业。
青山乡驻宋家村工作人员罗荣:每次跟老百姓和村干部一起下村来看这些中药材生长情况的时候,总感觉方璇跟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着,她之前留下的那些产业规划图,对现在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方璇生前推动建设的"乡村振兴学堂"里,青山乡新一批干部也握紧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将目光聚焦特色产业,鼓励村民种植高附加值的中药材,引入先进种植技术与加工设备,延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乡村经济腾飞,书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青山乡党委书记宋胡海:方璇同志扎根基层,将自己融入了青山这片土地,当地群众对她铭记于心。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发扬好方璇同志为民服务的精神,完善青山基础设施建设,深挖本地特色资源,拓展中药材、茶叶、腊肉、玉兰片等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桂东“四城”建设做出青山贡献。
作者:黄莎娜 钟凤侣
责编:黄钰坤
一审:郭慧稳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