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防控科普(七)— 致命误区:这些“常识”可能正在害你!
幸福桂东 • 公益科普
2025-04-07 09:44:50




请远离

6大狂犬病误区

狂犬病是病死率接近100%的急性传染病,但对于它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延误救治时机,甚至危及生命。作为疾控工作者,我们整理了最常见的六个致命误区,带你科学认识狂犬病。


误区一

只有被狗咬伤才会感染狂犬病?

真相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宿主动物较广泛,如犬、狐、狼等,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虽然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但也有猫及其他野生动物引发人感染狂犬病的报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蝙蝠也是宿主动物,而且由于蝙蝠暴露可能为极难察觉的细微咬伤或损伤,从而导致暴露风险大为提高。因此,暴露于蝙蝠即使未见伤口,也需立即进行规范处置。



02



误区二

没出血就不用打疫苗?

真相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唾液通过咬伤、抓伤进入人体,哪怕是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伤口,都可能成为病毒入侵的突破口。因此,如果被抓或被咬,就算没出血也应及时到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规范处置,由就诊医生进行暴露分级确定是否需要打疫苗。



03



误区三

24小时内必须打疫苗,超时就无效

真相

疫苗接种原则是越早越好,但无绝对时间限制。病毒从伤口到中枢神经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免疫都有效。但切记:拖延越久风险越高!



04



误区四

自家的犬或看着正常的犬不会传播狂犬病?

真相

通过既往狂犬病病例分析,农村地区的病例多为自家养的犬所伤。自家养的或看着健康的动物也可能携带病毒。狂犬病潜伏期内(通常1-3个月),动物可能无任何症状却已具备传染性。即使宠物接种过疫苗,也可能因免疫失败(如假劣疫苗、接种时间过久)而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因此,被自家养的或看着正常的狗咬伤,切莫有侥幸心理。



05



误区五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接种狂犬疫苗。

真相

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无任何禁忌。狂犬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均安全,哺乳期亦可正常接种。延误治疗的风险远高于疫苗的潜在影响。


06



误区六

打了疫苗就可以,没必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真相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最短的只有几天,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接种疫苗大多在7天左右才会出现中和抗体,在潜伏期比较短的情况下如只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还没产生抗体就发病的情况。而被动免疫制剂可在暴露部位立即提供所需的中和抗体,阻断病毒在伤口中的扩散,在高风险时段提供免疫保护。





责编:李亚芬

一审:李亚芬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郴州疾控

专题健康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