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慎先端本,“智”育稳行
新资阳 • 芙蓉国评论
2025-04-03 16:17:46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深刻嵌入各行业领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改革是新质生产力不断进阶的应有之义。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增量,毫无疑问教育要积极接纳拥抱智能技术,“智”“教”结合,实现“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型升级。但在脚踩“风火轮”的同时,扎实的“基本功”必不可少。

“智”育要练好“基本功”。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面对具备跨学科思维的认知工具,教育要坚守价值基底。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人。练好“基本功”就要锚定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持续发力。

如文化底蕴的基础夯实。作为个体理解世界的认知框架,文化塑造了价值判断的校准机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皿,凝聚民族的根与魂。夯实文化底蕴是教育重要且必要的内容,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学生自觉将外在文化内化为身份认同。

如自主发展的体系建构。自主发展能力指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健康生活、持续自我完善的能力。当学生能够掌控认知资源分配的主动权,不断优化迭代个人发展路径,完成从“授人以鱼”的外部驱动到“授人以渔”内化成长时,教育价值得以彰显。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发展体系的建构,确保智能时代人类依然保有不可替代的进化主动权。

如社会实践的广泛参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性经验不断丰盈,对国家、民族、科技等领域认知逐步深化。在实践中,学生的担当意识持续营构,自觉将个人成长轨迹与国家发展大道相融合,不断提升对客观规律的认知水平与运用能力,推动知识消费向知识生产转化,在创新中改造客观世界,激发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智能技术已完成从科技辅助工具向认知拓展伙伴的角色转变,但也存在算法数据偏见、数据隐私泄露、智能技术滥用、人际关系淡漠等伦理风险。技术无法替代情感联结,需充分运用教育的价值理性引领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使工具始终围绕教育内容、目标服务。

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正确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坚守与拥抱中实现现代化智能教育的“守正创新”,在“慎先端本”中实现知识传递效率与教育价值属性的辩证统一。

作者:王璞

责编:周芳书

一审:周芳书

二审:胡琪琦

三审:彭翔

来源:张家塞乡

专题芙蓉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