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融媒3月31日讯(通讯员:张倩倩 肖明远)在近年来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洞口县水东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实施“六零”(零违建、零污染、零非访、零发案、零违纪、零事故)工作挂图督战制度,成功破解了基层治理中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
在“六零”工作实施之初,水东镇面临着“信访户拍桌子、违建户拆不动、骑摩托不戴帽、干部们劲不足”的困境,镇各个部门针对全镇7个村的考核可以说是瞎子摸象,班子成员经常因为村级ABC打分争得面红耳赤,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也质疑打分的公正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落实好“六零”各项工作任务,水东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思考,决定实施“六零”工作挂图督战制度,该制度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痛点,探索形成了“一张图统揽、全过程推进、穿透式反思”的挂图督战机制,通过将任务目标、表现情况、责任分解等信息集中展示,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实现基层治理由“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的转变。
细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为了确保“六零”工作挂图督战制度的顺利实施,水东镇采取了多项细化措施。一是绘好“战略图”,明确治理靶向。紧扣县委积分换项目“六零”工作法部署要求,将7大目标分解为17项核心指标、55条具体任务,构建了“镇级统筹、联村领导班子主战、行业部门和村攻坚”的三级责任链。二是细化“战术图”,精准动态管控。运用图表、进度条、颜色标识等可视化工具,建立了“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直观显示每月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信息,提升了管理效率。三是亮出“督战图”,强化压力传导。在镇党委会议设置“挂图督战公示墙”,公开晾晒各村工作开展情况、扣分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核心数据,每月进行专题反思,并实行“末位约谈制”和“首位激励制”,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说:“挂图督战确保积分评定全程透明可追溯,形成了‘以数据说话、用事实服人’的公平环境,大家不再纠结于分数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实际工作的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我相信,在挂图督战的推动下,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机制创新,激发治理活力
在挂图督战制度的基础上,水东镇还注重机制创新,用“土办法”+“新科技”打组合拳。一是成立“平安水东”工作室,实行“六张清单管理模式”,确保了矛盾不出镇,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信访量“断崖式”下降,扭转了以往信访交办件较多的局面。刘庄村王某某与杨万村杨某某30余年的山林纠纷,镇村干部联合派出所到山场丈量4次,各类协调会召开20余次,最终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有效防范“民转刑”事件的发生。二是数字赋能,让手机变成“治理新农具”,通过群众拍照反馈问题,实现了快速响应和处理。春节期间,垃圾量增加,高新村村民老刘就试着拍了张垃圾堆照片发给村网格员,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小时后保洁车就出现在现场。干部们笑称:“群众的眼睛成了我们的‘移动探头’,连田间地头的纠纷都逃不过!”三是坚持群众路线,推广“积分超市”等共治载体,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主力军。村民尹大姐用每月考核奖励积分换了些家庭日用品,她骄傲地说:“现在看见垃圾就像看见钱,全村都在比谁家房前屋后更干净!”
经过三年的“六零”工作挂图督战,水东镇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一是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各年度目标均得以实现,多个村在全县排名中名列前茅,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干群关系更加紧密,通过挂图督战公开亮诺践诺,干部作风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群众参与治理热情高涨。三是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必须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群众路线和长效思维。
下一步,水东镇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挂图督战实践,努力为全县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水东经验”。一是拓展应用场景,将机制延伸至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领域,打造“全域挂图作战”模式。二是强化数字治理,推动“一网统管”向村组延伸。三是深化群众参与,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责编:杨嘉泓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