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曹氏面瘫调理法:守正创新 守护百姓健康
龙源临武 • 要闻
2025-03-26 14:37:15

龙源临武客户端3月26日讯(记者 黄玲艳 雷婉婷)当非遗传承遇上循证医学,传统中医药正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今年,临武县新增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氏面瘫调理法作为传统医药代表名列其中,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带大家近距离了解这项传统医药非遗技艺,感受中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这家古色古香的中医堂,曹氏面瘫调理法非遗传承人曹旺兵正在调配中药,大大小小的药柜依次排开,上百种中药材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曹旺兵告诉记者,面瘫,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口僻”,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又称为“口眼歪斜”“歪嘴风”“吊线风”等。

“面瘫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例如长期吹空调、受风寒侵袭等外界因素,也可能由病毒感染或面部受伤引发。此外,一些内在疾病,如脑瘤或脑梗,同样可能导致面瘫。”曹旺兵今年45岁,出生在麦市镇五星村,曾在部队服役八年。曹旺兵的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也是一名郎中,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在爷爷的熏陶下,曹旺兵从小就对中医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部队服役期间,又向部队驻地的老中医拜师学习,2008年退伍回到家乡专职从事医疗工作。多年来,他边诊疗边研究,融合祖传经验和现代实践,研制出了面瘫贴敷药,并自创了贴敷、热敷、按摩和心理四大疗法,以中医经络穴位为理论基础,采用穴位按摩为主、膏药贴敷为辅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且有效的面瘫调理方法。

曹旺兵说,他小时候曾经患过面瘫。当时,他的曾祖父用草药为他治愈了这一病症。后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与积累,逐渐创新出了一套独特的四大疗法。首先会通过舒筋活络的方法,激活面部的经脉和气血运行。随后,利用贴敷药物,通过肌肤的毛细孔渗透至深层肌理,直达面部神经的炎症部位,从而有效消除炎症。

十几年来,曹旺兵共治愈了面瘫患者百余名,年龄最大的患者98岁,年龄最小的仅2岁。

2021年11月左右,患者曹建群发现自己嘴巴有些歪,甚至连喝水都会漏出来,情况十分严重。吃饭时,仅仅是舀饭的动作也会让颈部感到剧烈疼痛,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后来,他在这里接受了治疗,大约一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身体逐步恢复了正常。

2023年12月,曹旺兵受邀参加在长沙市召开的第17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百佳名医暨好中医好诊所经验交流会,被授予“中医治疗面瘫圣手”。目前,该疗法已纳入县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划。相关部门正着手制定传统知识保护方案,确保这一民间智慧得到科学传承和合理利用。

曹旺兵介绍,他已向当地文化部门提交了计划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立一个培训基地。该基地将用于展示传统制作工艺,同时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确保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能够得以延续并代代相传。此外,他还表示,将致力于将中医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传承和弘扬中医数千年来积累的独特优势与传统。

编后语

从草根验方到循证医学,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非遗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彰显。正如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作者:黄玲艳 雷婉婷

责编:唐芳

一审:唐芳

二审:李艳玲

三审:唐薇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专题文化中国行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