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7月5日,赵绿吟出生于岳阳县黄秀乡耕读之家,幼年丧母的她由在凌云高小任总务主任的叔父抚养。她读书刻苦用功,成绩优异,以全县榜首考入湖南省立长沙女师。在校期间她领导学生自治会,组织"一二·九"声援运动时带头冲破校门,更与裕湘纱厂女工并肩静坐绝食。
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在长沙成立后,她决定去延安学习,向办事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这位湖湘才女怀揣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的亲笔介绍信,装病连夜离开学校,从长沙辗转三千里奔赴延安。在抗大第三期的窑洞里,她聆听毛泽东讲授《辩证法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信仰之路。1938年春,面对党旗宣誓的瞬间,这位22岁的姑娘将生命交付给了革命事业。
赵绿吟资料图
结业后,赵绿吟先后在武汉青救会、鄂西北竹溪县开展地下工作。1938年岳阳沦陷,她任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在花苗尖创办民众夜校,自编《抗日三字经》,教会数百农妇书写"还我河山"。当地老人忆述,这位蓝布衫的"赵部长"常在油灯下教唱《松花江上》,将救亡火种播撒幕阜山深处。
1939年5月调任平江通讯处,她白天刻印《救亡宣言》,夜晚教警卫战士识字,更协助剧团排演《放下你的鞭子》。牺牲前三天的工作笔记里,还记录着未完成的《妇女解放与民族救亡》讲稿,字迹间浸透抗日豪情。
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旧址
1939年6月12日平江惨案爆发,国民党二十七集团军突袭通讯处。赵绿吟听闻枪响,立即冲入机要室焚毁文件。被敌人抓捕后,面对特务的辣椒水与皮鞭,她怒斥:"我的生命属于四万万同胞!" 被押往虎形岭途中,这个文弱女子高唱抗日救亡歌曲,慷慨奔赴刑场。匪徒以活埋相胁,她整肃衣衫,与罗梓铭、曾金声、吴贺泉三位战友齐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被敌人推入一个数丈深的废弃淘金井中。丧心病狂的敌人向井下乱开几枪后,就将烈士们活埋了,赵绿吟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
“平江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重抗议和谴责,要求严惩肇事凶手,并将事件真相昭告天下。毛泽东在延安万人追悼会上痛斥反动派,亲撰挽联"天地能知忠烈心"。
赵绿吟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也激励着无数人继续投身于革命事业。她虽然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后人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