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融媒3月13日讯(通讯员 方钢)她以烙铁为“针”在众多零部件中“引线飞针”,她扎根三尺工作台,投身国防事业,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不俗的业绩,演绎着巾帼风采。她就是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装分厂电装班焊线工黎玉。近三年来,由于表现突出,黎玉先后获得公司优秀女职工、芙蓉岗位明星、职工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用极致的精细“死磕”每一块“硬骨头”
多年来,黎玉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安全上精耕细作,质量上精益求精,成本上精打细算,技能上精业精进,进度上精准推进。
焊线工作的特点是焊点多、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短路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为了提高技能,黎玉从剥线的长短到焊接的时间控制,从上锡量的多少到整个电缆生产的工序,她都精心操作,用心领悟。同时,积极参加公司的专业培训,学习专业知识,吃透每一种产品的工艺。
一次,黎玉被派遣到一家研究所配合科研试制。在项目的试制过程中,制作线缆的接插件多达15个,且对焊接线的工艺尺寸要求极为严格。科研试制产品的复杂程度对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黎玉沉稳淡定,选择最为合适的烙铁温度、粗细最为合适的烙铁头、最佳的焊接时间、焊线角度……用极致的精细“死磕”每一块“硬骨头”。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黎玉确保了科研试制任务的顺利完成。研究所领导夸奖她是一名操作技术叫得响的焊接工。因为极致精细的工作特点,黎玉被多次外派到研究所配合科研试制。
变降本增效的“填空题”为节创价值的“必答题”
焊接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更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近年来,公司的新产品在不断增加,学习工艺的同时,黎玉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提出了更好的优化工艺和多条合理化建议,为公司降本增效献计献策。
产品焊线检测工装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产品引出线与电源负极引出线相接,这样操作效率低、检测可靠性也不高。这时黎玉建议将电源负极引出线焊接在铜片上,这样操作方式就变成了产品引出线搭在铜片上进行。这一改进得到论证实施后,不仅提高了两倍的生产效率,还保证生产装配出来的产品百分百达到质量要求。
变降本增效的“填空题”为节创价值的“必答题”。近五年来,黎玉提出了线束改进、标识改进、废旧导线回收再利用等20余条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由于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预期效果好,均被采纳并且得到了实施,共为企业节创价值21万余元。
“引线飞针”女“焊”子,家庭温馨如画卷
因为生产的特殊性,总装分厂经常要进行生产的突击战,每当突击战的“集结号”吹响,黎玉就会快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2024年四季度,生产十分繁忙,黎玉每天“钉”在岗位上,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回家,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多年来,她取得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不良率为零的骄人业绩,年年完成了公司的生产任务。
黎玉一家,在平凡的日子里,用朴实如华的笔触勾勒出幸福的轮廓。一家人的生活如同一首悠扬的诗歌,字里行间流消着责任与爱的旋律。黎玉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优雅女子,演出台上,她载歌载舞,往往是亮丽“娇点”,她丈夫是热爱音乐和运动,小孩活泼可爱。近年来,黎玉参加了公司举办的“青春悦读·玫瑰书香”等系列活动,与大家共同分享了家庭阅读的快乐。她的孩子在学校举办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征文大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铿锵往事,铸箭生涯,面对成绩,黎玉莞尔一笑,盛开在美丽江南的风景线里。
作者:方钢
责编:易阳思
来源:江南工业集团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