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讲述《立志当立天下志》
湖南教育发布 • 革命文化
2025-02-05 17:08:48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学生谭景宇】时间回到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入侵、国土沦丧、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毛泽东爷爷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如同那个时期所有的孩子一样,在农闲的时候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在父辈们的心里,送孩子读书,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会识字写文章、懂算数,将来好接掌家业。

直到有一天,毛爷爷读到了两本书改变了他的想法。一本是《盛世危言》,一本是《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些让人警醒的文字,这些进步书籍,如同火把一样,点燃了这个农家少年的报国激情,他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能再安心耕田,于是,1910年,17岁的毛爷爷带着这样的使命,放弃了父亲给他安排的人生道路,毅然走出家乡,外出求学。

之后,毛爷爷的求学之路充满着坎坷。几经辗转,最后,他干脆每天早出晚归去图书馆自学。就是在图书馆里,有一件事对他触动非常大。他看到了一张世界地图。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李金国】同学们,你们是多大时看到世界的地图的?看到地图你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毛爷爷19岁才第一次看到地图,才知道原来中国如此之大,世界如此之大。他也试图在地图上找家乡韶山,可是找不到。由此他想到,自己生活得这么小的韶山冲,就有那么多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人民,自己求学的长沙,还是省城,到处兵荒马乱,很多人流离失所,那么,放在全中国、全世界又有多少人需要被解救,年轻人又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到呢?于是,19岁的他,开始在心里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要为全中国、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之后,带着这样的远大抱负,他结束了自学生活,踏上了继续求学的道路。1913年,毛爷爷考入了第一师范,这一年,他20岁。在这里,他博闻强识,刻苦学习,始终把自己的读书生活紧紧地与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最终,经过5年半的探寻摸索,他把自己的志向凝聚成7个字:改造中国与世界。

责编:杨洁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思政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