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转兵:党和红军危局中的关键战略转折
湖南教育发布 • 革命文化
2025-02-05 17:00:22
【讲解员刘晶】我现在是来到了纪念馆的序厅,在我身旁的这个塑雕群名叫做“进军贵州”,刻画了十五个年龄不一的红军,他们各个目光坚定鲜活地展现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磅礴气势。背景墙上由近及远的群山中,一支支红军向着远方坚定前行,而红军队伍中的杆杆红旗与青山绿水交融,寓意着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的恭城书院召开了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眼前看到的,便是通道会议的情景复原。会上,围绕红军前进方向争论非常激烈,博古和李德坚持要按照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毛泽东则根据敌情变化,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坚决主张放弃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面对毛泽东的争论,李德非常生气,愤然离开会场。
最终经过激烈讨论,毛泽东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人的赞同与支持。会后,中革军委立即向各军团发布了转兵贵州的万万火急电令,命令全军转兵西入贵州,从而实现了中央红军由通道转兵西入贵州,于万分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采访】通道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时候,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和红军命运的重要会议。
【讲解员刘晶】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部队在十二月初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命运只有毁灭。这一论述精辟地道出通道转兵的历史重大意义。
责编:杨洁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