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如一日为脑瘫养女撑起一片天——记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吴开元、喻秋林
i岳塘 • 岳塘新闻
2025-01-22 09:07:09

岳塘新闻网1月22日讯(记者:朱维)“老两口精心照顾脑瘫残疾养女,坚持了四十多年,真的太不容易了。”说起吴开元、喻秋林夫妇,街坊邻居们无不为之感动。2024年9月,岳塘区双马街道华金社区居民吴开元、喻秋林夫妇上榜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

“我们养” 

42年前,吴开元、喻秋林夫妇都在湘潭电机厂工作,结婚后几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1982年农历三月初三,一个热心的朋友抱着一个刚出生三天就被遗弃的女孩走进了他们家。看着襁褓中可爱的女婴,吴开元和妻子喻秋林开心地接过了这个小生命:“我们养!取名叫‘吴芳’吧,谐音‘无烦’,希望她一生无烦无忧,快乐健康成长。”

吴芳小时候非常漂亮,大眼睛、长睫毛、双眼皮,一笑就有两个小酒窝,街坊邻居都喜欢逗这个可爱的小女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吴芳慢慢长大,身体上的缺陷慢慢显现出来:不论谁喊她或身边有什么响动,都毫无反应,四肢反应也很迟钝。从5个月开始,吴芳经常突发高烧且持续不退,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中毒型痢疾。从此,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北京、上海、私人诊所、江湖郎中……只要听到哪里有治疗吴芳病情的信息,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带她去。然而,效果微乎其微,甚至到后来,吴芳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连坐起来都成了难事。1988年,6岁的吴芳被确诊为脑瘫,被告知无法治愈,夫妻俩痛心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舍不得” 

“这个病目前无法治愈。”医生曾这样说。“把她送福利院吧,又不是你们亲生的。”身边的朋友也曾这样劝说。但是吴开元和妻子喻秋林从来没有动摇过:“芳芳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要是送到福利院或者送给别人,她会天天哭、不好好吃饭。我们舍不得,别人不会有我们这么细心照顾她。”吴开元、喻秋林夫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穿衣、梳头、漱口、洗脸、喂饭、喂药、抱着大小便……这是老两口每天要帮吴芳做的事。为了不让女儿长褥疮,他们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帮她换个姿势,每晚至少起夜两次为她调整姿势、盖被子……

在收养吴芳后几年,他们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子,小儿子聪慧懂事,爱打篮球,阳光开朗。对于从没直立行走、没说过一句完整话、没上过一天学的姐姐,他跟父母一样疼她护她,经常在放学后带姐姐喜爱的零食回家。不料,20年后,这般静好的岁月不幸又被夺去。正在念大学的小儿子突发心脏疾病,经全力医治后依然无法挽留他年轻的生命。吴开元、喻秋林夫妇悲痛万分,但只能擦干眼泪:“儿子不在了,还有女儿需要我们照顾,往后我们把所有的爱留给女儿!儿子在时,他和我们一起爱这个女儿,现在儿子不在了,我们的爱也不会减少。”

“不后悔”

岁月匆匆,吴开元、喻秋林夫妇慢慢老去。把残疾人用的木椅斜靠在床头,抱起女儿轻放在凳子上,用软毛衣系在女儿腰间,用缠绕着毛毯的木架卡住凳口,扶正对准电视,调到女儿喜欢的频道……75岁的吴开元虽身形高大,但每天为女儿“扶坐”的一套动作连贯做下来,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养女耗尽了他们的心血与积蓄,年逾古稀的吴开元、喻秋林夫妇没有一丝后悔,反而随着年龄越大,对女儿越发割舍不下。吴开元说:“我们不后悔收养了她,只要我在一天,就会坚持下去。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和多病的妻子。芳芳妈妈手臂受过伤,使不出力。再过几年,我搬不动芳芳了,那以后她的日子怎么过?她们两个怎么办?希望社会多关注我们这样的‘老养残’家庭,给予更多的帮扶,帮助我们解除后顾之忧。”老两口没有其他至亲,他们不替自己的养老发愁,反而心心念念的都是养女的生存照料问题,令人既感动又心疼。

为了给女儿治病,吴开元、喻秋林夫妇花光了积蓄,老两口每个月的退休金也仅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如果不是多年来亲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衬,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对于帮助过他们的好心人,吴开元都记在了小本子上:“可能没机会回报了,但咱得记着。”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压垮老两口,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面对着生活的困苦,对社会依然充满感恩之心。

有一种大爱,不计回报;有一种亲情,和血缘无关。吴开元、喻秋林夫妇1.5万多个日夜的守护,给予了吴芳“第二次生命”,他们怀着一腔不畏逆境、积极向上的孤勇,扛起了女儿生的希望,用真心真情谱写了人间最动人的故事,以超越血缘的大爱演绎了世间的平凡与伟大!

作者:朱维

责编:陶妞

来源:岳塘新闻网

专题我爱湘潭我的家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