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为唤醒民众积极抗战,湖南新闻出版事业空前繁荣,进步报刊纷纷创立。1938年1月25日,由北平、上海、南京等地回湘大学生和长沙进步青年唐荣前、曾国棋、陈次林、李文定等30余人在长沙创办了《火线下》,后又办了《三月刊》《民族呼声》。后来,他们觉得应当集中力量扩大影响,于是合编改刊《观察日报》。报社资金由邓先安和党外人士唐文燮两人捐助,唐文燮任名义社长。 1938年5月,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省委)正式宣布该报为省工委的机关报,中共地下党员潘开茨代理社长。
《观察日报》是四开的小型报,每期约两万字,不登商业广告,第一版为战争新闻和社论,第二版为国内新闻和署名文章,第三版为国际新闻和副刊《观察台》,第四版为地方新闻和通俗副刊《老百姓》。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曾主编《观察台》。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成立后,利用其合法身份,加强了对《观察日报》的领导。《观察日报》的重要讯息,几乎都是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提供。《观察日报》的纸张及物资运输,也都贴上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标签,由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卡车运送。《观察日报》利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电台,接收大量来自全国尤其是延安的抗战消息,经编辑并发表,鼓舞了人们的抗战热情。当《力报》最先揭露汪精卫叛国投敌的消息后,引起汪派分子造谣诽谤,《观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辟谣。《观察日报》还用整版的篇幅连载了毛泽东的《论新阶段》,还刊载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
位于邵阳市双清区的《观察日报》社旧址
长沙文夕大火后,《观察日报》随同省工委、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转移到邵阳。1939年4月17日,国民党借口《观察日报》登记手续不全,强迫其停刊。停刊时,报社发表《艰苦奋斗的十五月》一文。为使《观察日报》早日复刊,邵阳地下党组织决定将所办《真报》停办,其工作人员与《观察日报》的工作人员合并。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