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东客户端1月7日讯(通讯员 禹海君)1月6日上午,邵东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会议文化中心开幕。代市长付凯军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邵东发展史上极具挑战、极为难忘的一年,全年预计实现GDP增长6.0%。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在经济下行压力如影随形,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一再调整的大背景下,邵东却宛如一颗闪耀的经济之星,2024年顶着压力实现预计6%的GDP增速,2025年更是毅然将增速目标维持在6%,这般成绩着实令人瞩目,也不禁让人探究:邵东凭什么?
从发展基础来看,邵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地理位置优越,高速公路与铁路交织成网,密织的交通脉络打通了对外连接的“任督二脉”,让人流、物流、资金流得以高效汇聚,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印证,便捷交通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便利,更是无限的商机。
产业结构上,邵东尽显多元活力。“打火机之乡”“五金之乡”的名号声名远扬,打火机和五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全球市场都站稳脚跟,源源不断地输出“邵东制造”;农业稳扎稳打,为经济筑牢根基;“南国药都”,中药飘香,通过药博会频推“花式营销”,促进中药材基地生产集约化、中药材加工标准化、市场建设规范化、产业优势品牌化,有力地推动了从中医药资源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迈进;制造业多点开花,各类产品走向全国;服务业蓬勃兴起,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一、二、三产业协同共进,构建起了稳固且富有韧性的产业生态,无惧单一产业波动,能持续发力推动经济前行。
人才与技术要素,邵东同样不缺。伴随着多年的高速发展,这里仿若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技术精英与管理贤才纷至沓来。他们带着前沿知识、创新理念扎根邵东,为企业注入智慧力量。而地方政府更是高瞻远瞩,一系列扶持政策精准“投喂”企业,鼓励技术研发、推动创新突破,让邵东的产业在科技赋能下不断升级,竞争力持续攀升。
回首2024年,邵东在困境中逆风飞扬。聚力扩投资、促消费,一方面大刀阔斧引进新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为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精准施策激发消费潜能,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马车。兴产业、优载体,传统优势产业革新升级,新兴产业孕育成长,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日益增强。抓招商、促开放,凭借良好口碑与优厚政策,吸引湘商归巢、巨头入驻,让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强基础、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为经济发展拓宽空间。补短板、强弱项,民生工程扎实落地,百姓安居乐业,为经济前行免除后顾之忧。防风险、守底线,稳定的社会环境如同坚固的护盾,庇佑经济航船平稳远航。
展望2025年,邵东规划的六大重点工作更是切中肯綮。坚持“三擎驱动”,巨额投资计划点燃经济引擎,内外贸协同发力,拓展增长边界;产业强市战略下,雄心勃勃的招商目标彰显决心,瞄准高端项目、优质资本,持续丰富产业内涵;厚植沃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扎根、茁壮成长;美富并重,雕琢城乡颜值,提升内涵气质,以城乡融合释放新动力;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红利,凝聚民心民力;底线思维,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氛围。
邵东,这座素有“百工之乡”“商贸之城”“民营之都”诸多美誉的城市,手握一把把发展“利器”,胸有成竹地向着6%增速目标大步迈进。它用坚实的脚步证明,只要围绕“拼在产业、赢在环境、爱我邵东”这条主线,找准优势、精准施策、持续奋进,便能在经济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传奇,也为其他地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邵东样本”。未来,邵东的经济之路必将越走越宽,继续闪耀在湖湘大地乃至全国的经济版图之上。
责编:彭月娥
一审:金娜
二审:羊丽平
三审:申有能
来源:邵东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