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小百科|钱学森弹道
湖南教育发布 • 知识拓展
2024-12-31 11:19:25

钱学森弹道,即“助推—滑翔”弹道,的概念源于 20 世纪 40 年代,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这一弹道的核心在于巧妙结合了弹道导弹的高速再入特性与巡航导弹的灵活机动能力,飞行器在发射后,先依靠火箭助推达到一定高度和速度,随后在大气层边缘进行“打水漂”式的跳跃滑翔飞行。与传统弹道相比,它不再是简单的抛物线轨迹,而是通过多次进出大气层,利用大气层的升力和稀薄空气的阻力,实现远距离、高机动性的飞行路径。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这种独特弹道赋予飞行器诸多优势。首先是突防能力显著增强,其复杂多变的飞行轨迹使得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难以预测和拦截,大大提高了导弹突破防御网的成功率。例如,传统弹道导弹的轨迹相对固定,容易被敌方反导系统计算和跟踪,而钱学森弹道飞行器在滑翔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姿态和航向,让反导系统的拦截计算变得极为复杂,增加了防御的难度。其次,在相同的射程要求下,钱学森弹道飞行器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燃料,降低了发射成本和对火箭推力的要求,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效费比和部署灵活性。


钱学森弹道示意图

钱学森弹道的应用领域广泛,在军事方面,为战略导弹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增强了国家的战略威慑力;在民用航天领域,也为未来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提供了创新思路,有望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太空运输和探索任务。它是钱学森先生前瞻性科学思维的杰出体现,融合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弹道学等多学科知识,推动着人类航天技术和军事技术不断向更高的巅峰迈进,持续塑造着现代战争与航天探索的新格局,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征服天空与宇宙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

高超音速飞行器示意图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国防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