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东客户端12月30日讯(通讯员 杨增茜)“同意”“我也同意”“非常赞成”……12月27日下午,邵东市佘田桥镇佘田桥村村部正热火朝天地召开村民大会,一句句坚定有力的赞同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纷纷举手表决出新一届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审议通过本村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而是在佘田桥镇17个村(社区)同步上演。今年8月以来,佘田桥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关于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爱我邵东”主线,以实际行动破陋习、树新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建机制,让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我建议可以不要迎宾队、腰鼓队,如果要请也要控制在2-3套内,不要搞太多了。”“炮火完全可以省,又不安全又污染环境。”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合理化、便民化,佘田桥镇成立调研工作专班,通过个别访谈、交流座谈等方式,与17个村(社区)的村干部、党员、组长、村民代表、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各房头房亲、红白喜事主事人、从事红白喜事操办业务人员等600余人进行深入交流,广泛征求红白喜事管理和移风易俗工作相关意见建议,最终形成“1+2+3+N”工作机制和“1+6+6”实施标准,从申报流程、工作机制、实施标准、奖励制约措施四个方面,对红白喜事办理进行全流程规范。
组队伍,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炮火只能在必要环节燃放,费用要控制在1500元以内,队伍不要喊多了,最多三起,面子肉、肘子肉这种大肉菜最多一个,最好吃炒菜……”如今,佘田桥镇每一起红白喜事现场,都能听到像这样的宣传劝导。为保证各项措施政策落实落地,佘田桥镇成立了推进红白喜事管理和移风易俗工作专班,每一起红白喜事都由工作小组成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在第一时间与事主沟通具体操办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全过程管控。
造氛围,让移风易俗入心入行。“大爷,我们现在都倡导喜事简办、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具体的规定我来跟你详细说说……”近日,全体镇村干部以森林防灭火、利剑护蕾、医保收缴等中心工作为契机,结合“爱我邵东·万名干部访万户”敲门行动,深入村组,将《佘田桥规范红白喜事办理倡议书》发放到户到人,同时利用村村响广播、主题党日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进行全覆盖高频次的宣传发动,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力求群众能够深度认同、自愿实施、主动推广。
自推进红白喜事和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佘田桥镇已按照制定的“1+6+6”实施标准,全过程管控了红白喜事37起,总支出相比于管控前均大幅降低,降幅均在50%以上。接下来佘田桥镇将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从一家一户的观念转变,到社风民风的净化革新,让文明之花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撑。
责编:彭月娥
一审:金娜
二审:羊丽平
三审:申有能
来源:邵东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