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今年以来,耒阳市人社局坚持在搭平台助就业上做文章,在抓培训扩就业上求突破,在优服务稳就业上见实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稳就业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答卷。截止到12月初,2024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3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1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2%。
搭建就业平台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一边是企业为“招工难”犯愁,一边是求职者直呼“就业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市人社局创造性地开发了集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报名、劳动维权受理、惠民政策宣传于一体的“耒就业”服务平台,在服务企业用工和促进个人就业之间搭建起“连心桥”。
此外,今年10月份,市人社局启动了劳动力信息采集计划,通过乡镇、村(社区)动员宣传群众自主采集,招聘会过程中群众自主采集、村组干部代采集本辖区劳动力以及手机线上采集等方式建立全市劳动力数据库,实现劳动力资源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和共享共用。
“通过采集劳动力的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意愿、专业特长等信息,可以为求职者实时推送岗位信息,帮助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一举两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已采集劳动力信息6.88万条,为“耒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前,耒就业入驻企业2048家,岗位需求信息点击浏览达1995813次,求职者网络投递简历达63856份,用人单位发出网络面试邀请27322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1010人。
强化技能培训 提升素质促进就业
10月21日,耒阳市2024年第三期电商培训班圆满结业。此次培训为期11天,50名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接受了网络直播带货知识的系统培训。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强化技能培训,是端稳就业“饭碗”的有效措施。今年来,市人社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开展种养殖、电焊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除了技能培训外,市人社局还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向学员推荐岗位,为学员提供就业跟踪服务。
袁慧玲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之一。她参加了为期11天的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凭借所学技能,她成功实现了就业,并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培训非常实用,服务也很到位。我对现在的职业非常满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袁慧玲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市人社局根据有就业意愿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送训下乡模式,在各乡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实现以培训促就业。
截至目前,市人社局围绕社会急需、紧缺、需求量大的电工、家政、护理等职业(工种),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1期474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86%。其中开展送训下乡35期,培训1726人;开展返乡创业培训19期,培训650人。
援企稳岗 全力稳住就业源头
10月1日至2日,耒阳市 2024 年“金秋招聘月”暨民营企业服务月系列招聘会举行。
招聘会吸引了近40家企业参展,提供了超过1100个就业岗位,涵盖电子、机械加工、销售、服务、服饰、制造等多个行业。两天的系列招聘会共吸引了3000余人次入场,138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就业指导、青年就业见习登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专区,由人社专员为求职者提供专业、详尽的政策解读与个性化就业指导。”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把稳就业和扩大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推动实现群众就业有渠道、企业用工有保障、经办服务有质量,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铺路搭桥’。”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企业用工问题,大力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深入企业搜集岗位信息,建立用工单位档案,摸排劳动者就业意向,实施用工“点对点”输送。线下组织在乡镇、社区(村)搭台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员活动等现场招聘推介活动,将岗位信息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有温度的服务。线上充分利用“耒就业”就业服务平台实时发布岗位招聘信息,畅通求职者与岗位信息对接,开展“耒就业”直播带岗等云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工,劳动者求职。今年以来,共举办39场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提供25093个岗位,发布职位数4090个,发放宣传资料63560份,达成就业意向的劳动者2565人。
一组组数字诠释着耒阳市稳定就业的良好态势,记录着耒阳市稳就业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的扎实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统筹力度,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切实以就业之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市人社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陈娟)
一审:赵娟
二审:杨明涛
三审:何孝国
责编:徐霞
来源:耒阳市融媒体中心
专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