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 | 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典型案例
幸福桂东 • 时政要闻
2024-12-06 11:40:38

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吗?


案例分析
江某毕业于某航空航天大学,现就职于国家某航天航空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数据分析等工作。
一日,江某的项目完成后,江某和朋友去泰国度假,到某酒吧喝酒,江某趁着酒劲儿大肆宣扬自己的职业,说自己能力很强。因为朋友们没有听过航空研究的内部事情,都很好奇,在朋友的追问下,江某将一些不能透露的机密宣扬出来。
言论自由指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言论自由在宪法中主要指政治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在政治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具有政治监督作用。
在上述案例中,江某的言论泄露了国家机密,是对言论自由的不正当行使,应当加以限制。
在现行法律中,也规定了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一般表现为:
(1)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否则构成诽谤;
(2)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否则构成侵权;
(3)不得有猥亵和淫秽等违反善良风俗的言论;

(4)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温馨提示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著作及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自由权利。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或者讨论问题的权利;

(2)广义的言论自由除了包含狭义的言论自由外,还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等权利。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其核心是指国家的任何立法与行政活动都不得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责编:邓艳芳

一审:李明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甘德司法

专题宪法宣传周

专题“懂常识、守常规、成常态”网络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