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 | 粟裕用口琴吹开群众的门
湖南教育发布 • 知识拓展
2024-12-09 09:34:14

众所周知,粟裕大将人称“战神”,军事指挥艺术十分高超。其实,粟裕在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也有着非常深的理解,有着很高的水平。

粟裕大将

1936年冬天,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在浙江南部打游击。有一天夜里,因为要躲避敌军的搜查,粟裕带着部队钻进了一座大山里,没有地方住宿。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发现了一座古庙,就过去敲门,想进去住一晚上。这座古庙里的人没敢开门,透过门缝儿一看,发现外面站着一群带枪的人,个个都衣衫褴褛,以为是土匪强盗,吓得赶紧把门插上了,跑回了屋里。

红军战士们喊话说:“我们是红军队伍,是为老百姓打仗的,不是土匪强盗,快点开门吧,我们住一晚上就走,不会妨碍你们的!”但是,庙里的人被强盗吓坏了,任凭红军战士们喊破了喉咙,就是不敢开门。

战士们都很生气,有的人还想把门砸开,硬闯进去。但是,粟裕连忙阻止了大家,说:“群众对我们不了解,害怕我们,也是正常的,我们既然是红军,就要遵守红军的纪律,人家不让我们进去,我们就不能进去。”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就在墙根下休息,就是冻死,也不能硬闯!当时是冬天,而且是晚上,天气非常冷,大家又没有什么御寒的衣服,即使都挤在一起,还是冻得直打哆嗦,根本睡不着。

这时,粟裕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口琴。

这里多说两句,粟裕其实是多才多艺的,很有文艺细胞,会好几种乐器,每到部队宿营的时候,都会给战士们演奏,不过,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因为环境太艰苦,很多乐器都扔掉了,只剩下了一个口琴。

粟裕这次吹的是《苏武牧羊》,一支表现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的曲子,琴声悠扬,非常动听,战士们很快就沉浸在了里面,不少人都跟着哼唱了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门突然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两个人,说:“我们在这里教书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你们肯定就是红军,快里面请吧!”

原来,这座庙里早已没有和尚了,已经被改造成了一所小学,学生们放学后都回家了,学校里只剩下一个青年教师和一位老校长。刚才红军刚来的时候,他们以为是土匪强盗,没敢开门,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人竟然没有往里硬闯,而是坐在墙角下休息,而且,他们还会吹《苏武牧羊》,简直就是古今少见的文明之师啊!于是,两人就赶紧打开门,把他们请了进去。

粟裕在前线指挥战斗

粟裕进去后,一边烤火,一边和两人说话,向他们介绍了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宗旨,两人听后,也都非常佩服,说以前只是听说过共产党和红军的故事,还有点不相信,今晚一见,果然如此,真是相见恨晚啊!

从此,这所小学就成了红军的一个联络点,后来,还有好几个学生都参加了新四军,跟着粟裕一起打鬼子。

责编:陈斌

来源:湖南教育融媒

专题红色故事